本地纯净下载
纯净官方版在担任原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期间,邵柏林坚持“敞开大门做设计”,引入社会美术家参与设计,张仃、叶浅予、李可染、吴作人等都曾参与邮票绘画……
金马会登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邮票如同一枚枚时间的印章,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情感。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连接世界你我他”,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便可实现。有寄信需求的人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甚至没见过邮票。
这套邮票在幼时的叶诚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以后一定要去故宫看一看。叶诚说,“就连只有米粒大小的石狮子,都栩栩如生,可见其艺术价值。”
“我们还建了一个‘00后集邮’群,身边有一帮人一起做这件事,还挺酷的。”贾梦琪表示,但是面对一系列客观问题,邮票文化面对的挑战是不容忽视的。
巍峨宫阙、御苑琼台、雕梁画栋……在那个没有航拍器的年代,要想把这些呈现出来,难度可想而知。邵柏林一次又一次在宫殿之间行走,感受每一座建筑的样貌细节,同时他用相机拍下了各个角度的故宫建筑,并查阅了大量资料。
关于邮票的诞生,这是流传最广的说法。不过据“科普中国”相关介绍,在1653年,法国就已经有人发明了类似邮票性质、用夹子夹在信封上的付款票。1680年,英国也有人在信封上盖戳,表示邮费已付。在罗兰·希尔的年代,奥地利、苏格兰等地也有人提出了邮票的构想。
对此,“00后”沈子航深有感触。沈子航第一次知道邮票这个词,甚至不是在语文课上,而是在英语课上学到“collect stamps(集邮)”这个词组时。“我现在17岁了,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邮票,更别说寄信了。”
2016年,李晨设计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荣获第36届全国最佳邮票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量最大、枚数最多的一套庆祝抗战胜利的邮票,也是国家邮政局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精心制作的唯一一套邮票。
1979年,黄永玉受到邀请,要设计一套以猴子为主题的邮票。1980年2月15日,由黄永玉绘制、邵柏林设计、邮票雕刻家姜伟杰雕刻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生肖邮票“庚申猴票”正式发行。
邮票以重量和里程计费,它的诞生意味着往来地址标准化、网格化、精确化,使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能享有普惠邮政的便利。“这也是邮票这么多年来,一直能成为‘国家名片’的原因。”李国庆表示,“邮票极大程度促进了各种信息的有效传递,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创新。”
“这套邮票共13枚,包括‘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我把抗战中的经典战役都画了一遍。”由于时间非常紧张,从设计到定稿,李晨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他仔细研究了画面上的细节,“必须忠于史实,逐一查证。”
罗兰·希尔很可能汲取了前人的想法,出版了《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推动了英国政府着手改革当时的邮政系统,系统性地推进了邮票的使用,这才发行了著名的“黑便士”邮票。
近几年来,中国邮政实施了减少邮票发行量的策略。2019年,尤其是在7月到8月期间,部分邮票的发行量控制在了1000万枚以内;2024年《莫高窟》第二组小型张发行量530万枚。“虽然集邮的人不如以前多,但是随着发行量的控制,这几年邮票反而也挺值钱。”王林表示。
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邮票的设计者孙传哲故居的客厅墙上,横挂着一幅“精益求精”的匾额。这四个字,凝缩了他一生的邮票创作道路。
据媒体报道,“庚申猴票”发行时面值仅0.08元。由于发行量有限,价格在2010年突破万元。2016年,一枚“庚申猴票”最高叫价1.5万元,升值高达18万倍,一套80枚整版“庚申猴票”可抵一线城市一套房。之后几轮猴票依然很有市场,第三轮猴票(2004年)大版市场价格从19.2元升至1500元,价格涨幅近80倍。
未来,这团火焰是否还能燎原,你我难以给出准确答案。但是,集邮爱好者们相信,作为艺术与文化载体,作为收藏品,它还在燃烧,也还将燃烧。
时至今日,这套邮票仍是故宫主题邮票中的经典之作,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来自河北的叶诚就是其中之一。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叶诚便对邮票颇感兴趣。“小时候一直住在农村,没有电视,更别提网络了。那时候,邮票可以说是我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
当天排队买到这套邮票的沈诚回忆道,奥运邮票发售大约一周后,面值均为8元的奥运会徽版邮票和福娃版邮票涨到了170元和70元,前者身价已翻近22倍。“这种大型活动的纪念邮票往往具有涨价潜力,加之发售数量有限,就更适合用来投资。”
史渊认为,未来还是要增加邮票的使用功能,可探索用邮票寄包裹,以延续它的寄递功能;提倡书信文化,开展更多展会、设计师签名、邮票首发等集邮推广活动;对邮票设计理念、制作方式、推广模式进行全方位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集邮、爱上集邮。
李力平也参加了那次首发式。看着家里从展会精心收集的一堆珍品,李力平十分苦恼,不知道自己的藏品以后能传给谁。家里女儿对邮票没什么兴趣,倒是6岁的孙子会和自己一起整理邮票。“我正在培养他的兴趣,但是不知道未来具体会怎样。”
“人多到什么程度?还没开始卖,人群就把柜台挤跑了。”张斌华表示,人们最开始是在邮局大厅里交换邮票,后来因为人多影响营业,就自发形成了马路市场。
“一位济南的客户寄来120斤邮票想出售,整整三大纸箱邮册。客户说这些是家里老人收藏的,因为老人去世了所以想卖掉。”提起这件事,王林有些唏嘘。
在这段轨迹中,邮票的文化价值也不断得以推进。宋庆龄曾为最佳邮票评选题词:“发展集邮,丰富文化生活,传播友谊。”第一届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长朱学范也曾指出:“发展集邮,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努力。”
70多年来,我国邮票持续稳定发展,走过了老“纪”“特”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新“纪”“特”邮票(JT邮票)、编年票5个阶段。不同年代的邮票题材、设计方式皆有所不同,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在李晨看来,邮票使用价值的下降,反而对邮票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印刷越来越精美了,很多人买来就是看的,不是用的。所以内容要丰富,设计也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
“1992年开始发行的编年票,印刷量巨大,一些编年邮票的发行量甚至达到了数亿枚,导致市场饱和,目前只要一出就是按面值打折。而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邮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需求量比较可观。”他说。
2个月的时间,王林在社交媒体平台已回收了超5万元的二手邮票。做邮票回收与销售,用他的话说是为了“以邮养邮”——把自己收藏重复的卖掉,换一些自己没有的。
李晨以考古学家的审慎去描绘历史,“比如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不同战役时的服饰是否有差异,滇西南和冀中北山水物的不同该如何体现……作为邮票设计,这些必须要准确。”
“庚申猴票”的升值也带动了2016年猴票的爆火。有媒体这样描述开售第一天的场景:“邮局门口排队的邮迷队伍比往年都长两三倍,用疯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据邮迷说,面值38.40元的两枚大版猴票涨到了340元,第三天涨到了420元,第四天涨到了550元,第六天,已涨到了900元。”
“要在大约12平方厘米的面积把主题表现清楚,还得美观,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如何让设计简洁明了、使用怎样的色彩搭配和对比、用什么样的绘画方式设计……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去掉成本,大部分邮票能赚上5%-8%,一些相对比较少见的,还是很有市场的。”叶诚回忆道,自己将2005年11月6日发行的《岁岁平安》邮票塑封做成的书签,在去年以一万多元的价格成交。“除此之外,《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西游记邮票》等题材受人关注的邮票,销售情况也不错。”
今年8月20日,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当日,南京邮政与其携手,推出特别设计的邮票与明信片产品套装。3万套产品在6月11日开启预售时5秒内被抢空。这是游戏行业首次在单机品类中附加邮票合作。
叶诚认为,想靠邮票投资致富的时代已谢幕,但这并不意味着邮票市场没落了。2022年,由于待业在家,没什么收入,叶诚就想着通过网络平台转卖一些自己收藏的邮票。通过每周直播两晚,仅小红书平台,他这两年就成交了5万多单。
李晨还记得2021年在武汉参加《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的画面:人潮涌动间,难觅年轻人的面孔;热闹的展会内,总能听到集邮爱好者对未来的忧虑,“集邮这项国际性的文化集藏活动将何去何从”?
罗兰·希尔十分纳闷。待邮递员走后,他走上前好奇地问姑娘为何拒绝收信。姑娘羞怯地告诉他,信是她远方的未婚夫寄来的,因为邮资昂贵,她支付不起,所以不收,不过,她已从信封上了解了对方的情况。
2023年12月5日,《甲辰年》中国集邮生肖贺岁新品发布会举行。中国集邮“破圈”联动“小黄人”“我不是胖虎”等广受青少年追捧的潮流IP,将生肖邮票文化与潮流文化融合,推出《小黄人大眼萌》十二生肖盲盒套装及《福龙贺岁》生肖祈福挂饰礼盒两款创新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引起世界的瞩目。在这种背景下,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应运而生。从1990年中国与加拿大联合发行《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到2009年中国与乌克兰联合发行《金门与鹳雀楼》邮票,在3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与外国联合发行了约50套邮票。这些邮票的题材十分广泛,涉及人物、动物、植物、瓷器、乐器、金银器、风光等,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小小邮票成为友好使者,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也成为了“国家名片”。
1840年5月6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边的邮政总局热闹异常。浓雾散去,阳光和煦,人们兴致勃勃地赶到宽敞的工农业大厅,围挤在桃花心木的柜台前,争相抢购一张张小小的长方形纸片。当时的人们得知,根据最新规定,今后所有邮寄信件,都必须在信封上贴上这张小纸片才行。
国内知名邮票钱币专家、中邮网CEO李国庆说,世界各国在选择邮票内容的时候,都会仔细考量,将最能代表自己国家特色的内容作为邮票选题。“如果你能对某个国家邮票上的典故如数家珍,那你一定也对该国的文化有了相当的了解。”
“黑便士”几乎具备了现代邮票的所有特点,在其发行后的几十年内,140多个国家纷纷仿效英国发行了邮票。以此为标志,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邮政革命”。
令张斌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2005年11月13日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会徽纪念邮票和邮品兰州首发式。首发式发行了北京奥运会会徽纪念邮票一套一枚、吉祥物纪念邮票一套五枚,以及首日封、邮折等相关邮品。
19世纪30年代的某一天,英国伦敦一名教师罗兰·希尔正在街上散步,他看到一位邮递员把一封信交给一位姑娘。姑娘接过信,匆匆瞟了一眼信封后,马上又把信还给了邮递员,不肯收下。
来自广东肇庆的贾梦琪今年22岁,却已经是一个集邮5年的“老票友”了。“我其实一直就对这些老物件比较感兴趣,喜欢上邮票还得从高中时学校带我们去青少年邮局说起。”那天,贾梦琪见识了不少邮票,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套名为《泰山》的邮票。“大观雄峰、云海日出……实在太逼真了,以前没想过,那么小的一张纸上,却可以出现那么美的画面。”
1985年,为创作《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邮票,邵柏林反复踏访故宫。“画故宫藏品吧,有些平淡;画宫廷生活,又不切题”,最后他选定了气势恢宏的故宫中路建筑群,从俯视的角度进行体现。
若你翻开《新中国邮票目录》,你会发现,这也是一本记载新中国历史滚滚向前的目录。1997年发行的《香港回归祖国》、2001年发行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发行的《奥运会从雅典到北京》、2014年发行的《中国梦-民族振兴》……这些邮票,记录了一个个重要节点,静静讲述着我国发展的历程。这其中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能让人感受到设计师不断创新的轨迹。
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发行。这枚“纪1”邮票的图案是北京天安门和宫灯。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事业的开端。
邵柏林为许多人所知,是因为他与著名画家黄永玉联袂缔造了新中国首套生肖邮票《庚申年》猴票的传奇。事实上,除了猴票,他还创作了许多佳作。
当天天还没亮,就有不少市民前来排队,带着小马扎坐着的、一家几口轮流排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近千套纪念邮票和邮品被抢购一空。
除了题材之外,发行量也是一大影响因素。来自江西赣州的邮票爱好者王林在社交媒体回收二手邮票已有一段时间。因为有几十年的集邮经验,哪些邮票有价值他“了如指掌”。
这张小纸片图案为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用黑色油墨印刷,面值为1便士,是目前已知世界首枚邮票——“黑便士”。那天,是这枚邮票初次发行的日子。按照罗兰·希尔的记录,这枚邮票当天一共卖出了2500英镑。
原来,他们约好在信封上作不同的暗号来传递不同的信息。这样,用不着看信的内容就能互通音讯了。当时英国的邮费很贵,没有统一标准,有时候费用高达普通工人的月薪,并且邮费不由寄信人付,而是由收信人付。因此,矛盾时有发生。
今年4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长期开放邮票发行选题征集入口,让网友在线即可推荐自己认为好的邮票选题,拓宽了人们参与邮票设计的渠道。
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是新中国邮票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之一。孙传哲设计这套邮票时,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去吉祥大剧院观看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的演出,成了梅派“发烧友”。他还借来梅兰芳生前用过的服装道具,摆在设计室里一点点对照作画。经过他的精心设计,整套邮票成功再现了梅兰芳在舞台上创造的经典艺术形象。
孙传哲喜欢养金鱼,很多灵感来自他对这些可爱的小生命的观察。为了从众多的品种中选出合适的品种,他专门跑到北海向一位三代以养金鱼为生的老人咨询。在老人的帮助下选出了12种金鱼描绘在一套邮票中。正如他所说的:“我希望自己设计的邮票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知识,而且能给人留下值得回味的东西”。
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计算和创新后,罗兰·希尔提出了“降低邮费,票费改由寄信人负担,并贴上邮票作为交费凭证”的建议。英国政府接受了希尔的建议。
李晨介绍,一般情况下,国家邮政局在确定选题后,会和多位设计师约稿。在设计师提交设计稿后,邮票审查小组的专家会背靠背进行投票、打分,确定最后入选的作品。
票友们的狂热让和邮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斌华也印象深刻。不久前从中国邮政集团兰州分公司退休的她,于2000年开始,负责日常取票和出售集邮票品。
邮票设计家史渊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对传统书信文化的冲击巨大,使得传统集邮文化推广受到了制约。他说:“现在移动互联网太发达了,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上别人,还能进行视频通话,这种即时沟通的功能肯定是书信达不到的。但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书信作为一种带有体温的载体,一定会有它的位置,我们要努力找到它应有的方位。”
在一些集邮爱好者看来,除了时代的变化,邮票自身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邮票的题材不够新颖,很难引发年轻人的关注和共情;邮票的设计理念不够开放,缺乏创新;同时,邮票的宣传与网络化推广力度也有待提高。
如今,贾梦琪已经收藏了上万张邮票。现在,她在社交媒体平台做起了集邮博主,还认识了一些年龄相仿的年轻集邮爱好者,他们互相称呼对方为“搭子”。
此情节非虚。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集邮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它和投资,乃至“一夜暴富”挂上了钩。集邮市场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在王林看来,集邮迷们的心态不再是寄希望于“集邮发财”,反倒回归了热爱的初心。“集邮最开始就不是为了升值,升值只是衍生出来的结果。如今有艺术价值的、有纪念意义的,大伙儿还是会买,这就是初心!”
“黑便士”问世38年后,我国有了自己的第一套邮票。1878年,清朝政府海关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上海等五地试办邮政,同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图样为江山云龙,后世习惯称之为“大龙邮票”。
“敞开大门做设计”的方式延续至今。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便是一位参与邮票设计的社会美术家。自2010年始,李晨为中国邮政设计并手绘的邮票已发行13套,同时设计并手绘与邮票同期发行的系列邮品多种。
除此之外,多地持续开展少儿或青少年邮票设计大赛;利用VR技术,采用宣纸、陶瓷、木材等材质,让邮票可看可闻可感;举办邮票进校园活动,建立青少年集邮活动基地……一系列举措正努力让邮票文化得以延续。
多位受访者认为,邮票常常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重要事件,成为记录历史的载体和文化遗产;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美感,展示了设计者的艺术才华和创新,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示。
去年爆火的电视剧《繁花》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在汪小姐打算自力更生时,她的师傅金花送了她一本邮票册。汪小姐找人鉴定得知,这本邮票价值十万元。
“大龙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画了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一个皇权的象征,一个没落前的大清帝国的最后光芒,在邮票上跃然而现。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不同面值对应不同颜色。该套邮票的发行,成为我国近代邮政创办的重要标志。
金马会登录由世界领先的在线游戏供应商正规授权,为会员提供注册,登录,APP下载等官方服务,
783MB/2024
立即下载256MB/2024
立即下载486MB/2024
立即下载943MB/2024
立即下载474MB/2024
立即下载119MB/2024
立即下载354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939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590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849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254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813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995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320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345MB/2024-11-15T00:11:23
立即下载513MB
立即下载591MB
立即下载602MB
立即下载827MB
立即下载895MB
立即下载639MB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