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我肯定会带更多的美国学生来中国看看。”艾奥瓦州得梅因中心高中校长杰西卡(Jessica Irene Gogerty)对中新社记者说,国家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够带来和平与发展。也正因此,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这是他们成为朋友的方式,开始了解彼此并促进相互理解,即使存在差异,我们之间也有着如此多的共同点。
“你真的可以看到中国古人们在建筑中融入的那些细节。”在太和殿前,美国学生凯(Kai Lane Zeng-Smith)望着屋檐上的脊兽对记者说,历史与文化蕴含在宫殿的一砖一瓦之中,难以想象古人需要多大的工程量才能完成这些建筑工作。
11日上午,美国艾奥瓦州中学生“友谊传承”研学团的师生们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研学。此前,他们已经同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们共度四日时光。历经600余年沧桑岁月的紫禁城又为艾奥瓦州师生们的这次“奇妙之旅”增添了一份美好回忆。
对这些美国青年来说,此次文化交流也是与中国的同龄人相识相知的过程。连日来,研学团的学生们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一对一“结对子”,在交流中相互了解。
波胆是什么意思“有了这次经历,年轻人可以学习不同的文化。”在北京故宫乾清门的一处阴凉下,来自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中心高中的教师苏莱玛(Suleyma Margot Reyes)与中新社记者聊起这次她和同学们的中国之行,“而且能认识到,其实中美年轻人并没有那么不同”。
无论是来华后的第一站——“摩登都市”上海,还是从石家庄到北京的高速铁路,抑或是在故宫博物院购物时使用的扫码支付,对于这些美国师生来说,此次来华研学不只是文化历史之旅,也是一次对现代化中国的体验之旅。有着一头棕发的学生尤薇娅(Yuvia Crystal Lechuga)笑着说:“我都不想走了。”
苏莱玛说,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在青年之间建立联系、保持友谊,就是在塑造未来的世界。在像“友谊传承”研学这样的跨国研学经历中,年轻人不仅可以学习不同的文化,而且能认识到,其实中美年轻人并没有那么不同。“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就会敞开心扉,就会知道我们都是在为同样的目标而努力。”
许多游客扮作旧时宫人模样,流连于朱墙黄瓦、白玉栏杆之间,这引起了美国学生艾瑞(Irie Grace Freeman)的兴趣。“能看到每个人的风格,这很是有趣,尤其是身着传统服饰。在美国肯定看不到这一点。”
6月的北京天气炎热,11日白天的最高气温达到37摄氏度。凯的手中不时挥动着一柄折扇,上书“无上清凉”四字。他告诉记者,这件中国朋友赠予的礼物,自己格外珍惜。(完)
栏杆上的每一道细纹、地砖上的每一处坑洼,背后似乎都有段值得讲述的历史,这也是苏莱玛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原因。“每一处细节都是有意义的。”从午门到乾清门,她一直在用手机拍照。“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想捕捉所有的瞬间。”她也很喜欢故宫博物院里售卖的文创雪糕,熊猫在竹林间嬉戏的造型很是喜人,“当然我也(给雪糕)拍照了”。
艾瑞上过中文课。她告诉记者,这次研学了解到许多中国的历史文化,也是一次锻炼中文的良机。“我打算在高中毕业后或者读大学期间再到中国来,那时候我的中文肯定会更好,我希望能够说得更多、读懂更多。”
凯的母亲来自北京,父亲是美国人。这次来京研学,让他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学到这么多中国文化后,我感觉自己的认识被刷新了。这次中国之行也看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体验了一些妈妈没有告诉过我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