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该计划今年首批招生60名,考生入学时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免学费、免住宿费,毕业后直接进入本省的市县区级事业单位工作不少于5年。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超说:“这两年我们历史学院都是转入的比转出的多。我们经常会问学生,你们当时填志愿时为啥不选历史专业?有些学生说我们学校历史专业在当地省份没有招或者招的只有一两个,只能先被其他专业录取,大一下学期再申请转到历史专业。”
也有喜欢历史专业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按照父母的意愿填报了其他专业,但入学后发现对所学专业实在不感兴趣,最后还是申请转到历史专业。
澳亚国际官方网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学历史学类专业都是较为冷门的学科。不过近年来有了明显变化,不仅其中的考古专业逐渐火了,而且一些985院校的历史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已位居文科类专业中游水平。
在多位历史专业教师看来,历史类专业分数的提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曾经的文科热门专业,现在就业竞争激烈,找工作的压力很大,这些专业的分数线下滑了,因此历史类专业的分数线也就升了起来。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林昌丈告诉第一财经,以前很多学生都是服从调剂到历史专业的,现在不仅报历史专业的挺多,而且入学后通过转专业到历史专业的学生比以前也明显多了。
南方某双非师范类大学的一位历史系教授说,大多数师范院校和综合性的重点大学历史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就业情况都存在较大差异,他所在的学校,历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概有七八成到中学当老师,其余的主要是升学深造,少部分考公考编或到企业去上班。
上世纪90年代考入某财经大学、目前在广州工作的张先生说,当时自己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科成绩也非常好,但最后出于就业前景的考虑,在父母的要求下,还是报考了热门专业。而现在很多父母经济条件不错,不少孩子考虑就读专业不再仅考量“钱景”,而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专业。
“我当时就是报的几个热门专业,结果分不够,就调剂到了历史学。”2002年考入某985大学、目前在广州工作的陈明(化名)回忆,当时班上相当大比例的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国安教授说,近年来,武大历史学院通过跟多所中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帮助学生增加实习经验,弥补这些方面的短板。现在历史专业硕士毕业选择到中学当老师的越来越多,“我带的今年毕业的硕士里,有两个到深圳的中学当老师。”
陕西省也自2024年启动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公费定向培养工作,明确2024年将面向全省10个市、32个县(市、区)公费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招生计划57人,招生专业为考古和博物馆学(文物全科),培养高校为西安文理学院。
刘超说,有些学生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按照父母的意愿填报了其他专业,但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实在是读不下去了。“我们每年在转专业的时候都会问,你们转专业家长同不同意?学生都说在跟家长协商过后,家长还是同意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对学生来说,如果学的专业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会很痛苦,很迷茫,最后家长往往也妥协了。”
刘超说,这两年无论是本科历史学类入学后分专业的时候,还是转专业到历史学院的时候,选择考古的都比较多,他们主要是因为兴趣,因为喜欢而选择这个专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分析称,就业角度的“冷热”是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不从爱好、兴趣出发,盲目跟风追逐热门,可能掉入自己既学不好、毕业时又遭遇冷热突变的困境。
第一财经通过查询各高校2023年录取分数线发现,一些高校的历史学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排名明显提升,多所985高校历史学类专业在沿海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位居中游水平,这与此前一些年历史学类专业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了很大不同。
而重点的综合性大学尤其是985学校里的历史专业本科生,保研比例较高,整体读研深造的比例高。在硕士阶段,历史学类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了去各地文博部门、中心城市的中学当老师、考公考编、出版社等几个方向。博士毕业生主要是到各个层次的高校,也有个别选择到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当老师的。其中,现在一些大城市的重点中学,新聘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名校的硕士乃至博士。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近些年我国文博事业发展迅速,全国博物馆数量与质量持续提升,对历史学类尤其是考古文博方向的学生需求较多;同时,不少地方通过创新培养模式,为基层文保夯实人才基石,今年在一些省份,这个专业出现入学即就业,而且带编制,比如山东、山西、陕西,都公布了新的“文物全科”本科生的公费定向招生计划,在考古学等相关专业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