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家族与上海交大亦渊源深厚。早在1911年,李政道的岳父秦梦九就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清朝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其后曾任财政部赋税司科员,审计院核算员等职,1926年,秦梦九将出售北京寓所的部分资金援建工业馆(现徐汇校区工程馆),支持上海交大的发展。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李政道的五弟李学道、小妹李雅芸先后毕业于交大船舶系,而后李学道曾于60年代执教船舶系,李雅芸曾于70代执教固体力学系。李政道的长子李中清教授在21世纪初就受聘为学校访问讲席教授,人文学院东北历史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起任李政道图书馆馆长。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西北角,李政道图书馆静静矗立。米黄的外墙淡雅低调,与红棕的诺贝尔山相得益彰,李政道捐赠给上海交大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章就收藏在这里,他无偿赠予的数万余件珍贵资料,也将永久保存在李政道图书馆,展示传播着李先生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
1979年,李政道首次到访上海交大,访校期间赠送工程力学系一台电子计算机,并商谈了交换研究人员和学生等事宜。同年5月李政道第一次提出设立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以下简称“CUSPEA项目”),这段访学交流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为李政道考量设计CUSPEA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政道先生的悼念追思会为什么在上海举行?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图书馆为什么都建在上海交通大学?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他对上海交通大学有着“多年友好交往”,二是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前校长张杰院士是他的“忘年至交”。
我们缅怀李政道,缅怀他心通天宇,情系华夏,用近百年的物理人生谱写出不朽的传奇华章。他在物理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和为祖国科学明天的无私奉献,将永载科学史册;他胸怀辽阔、笃行致远的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与学子不懈奋斗,铸就中国科技新的辉煌。
为了纪念夫人秦惠䇹女士,同时让高校本科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研究与活跃科学家,李政道与1998年用私人积蓄设立了永久基金项目“秦惠䇹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以下简称“䇹政基金”)。
2006年起,张杰院士就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极大增进了李政道对上海交通大学的了解。2009年,李政道受张杰校长之邀访问上海交大,做客学校励志讲坛,以“以天之语,解物之道”为主题做科学报告,并与师生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美国物理学会、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代表,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代表,李先生友人代表,CUSPEA学者代表,䇹政学者代表等分别在会上发言。李政道先生的长子李中清教授与长孙李善时教授分别致答辞。李政道先生作为享誉全球的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用他传奇的一生书写了科学探索与人才培养的壮丽篇章,然而李政道先生对李政道研究所成为一个世界级基础研究机构的期待,仍是一个进行时。李政道研究所和全球各地共同缅怀李政道先生的不朽光辉,也将继续李政道先生的未竟事业,实现李政道先生对推动祖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承诺和愿景。
2011年起,李政道先生陆续将包括诺贝尔奖章原件在内的8万余件珍贵资料悉数赠予上海交通大学。为更好地保存利用这批资料,经国家领导人批示,教育部批准立项,决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建设李政道图书馆。历经三年,一座独树一帜的专题场馆拔地而起,成为闵行校区又一个崭新的文化地标。
2010年,专程来上海交大访问的李政道,与时任校长张杰在李先生位于宛平路的旧居中数次“秉烛深谈”,遂决定将诺贝尔奖章原件及毕生所藏手稿、信件、书籍和艺术作品等档案资料和位于上海宛平路的旧居托付给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张杰院士又专程赴哥伦比亚大学,经多次沟通交流,方得到李政道同意,使用李政道之名命名展示这些珍贵赠品的图书馆。
2013年,李政道捐资设立“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以科学为题,举办科学专题研讨会及全国性的艺术作品大奖赛,进一步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及创新,培养科艺融会的创新型人才。
针对探索根本性科学问题的需要,李政道研究所建设了位于上海张江大本营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三个专用研究平台,以及具有极限探测能力的三大前进观测基地,包括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平台,拓扑量子计算实验平台,大规模科学计算平台,位于四川锦屏的深地PandaX暗物质与中微子探测装置,建设在海南南海3500米深海处的海铃中微子望远镜(TRIDENT)和建设在青海冷湖4300米海拔处JUST光谱望远镜。在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依托三大研究平台和三个前进观测基地,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优势,以联合攻关的方式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近年来,在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三大方向上围绕李政道研究所的根本性科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
开馆至今,秉承着李政道先生惠益后人的理念,李政道图书馆始终坚持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和艺术馆“五馆合一”功能定位,以资源为基,以服务为本,立足本校师生,拓展至周边中小学校及“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进而辐射全市科技创新和教育单位。“五馆合一”打破了科技人物场馆的单一职能,造就了科研、科艺、科学家精神交融的新型综合育人空间。履初心十载,李政道图书馆已经成为李政道档案资料最完整、最系统的收藏保存中心,李政道科学成就和杰出贡献的展示窗口,以及弘扬李政道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平台。
2014年,经国家领导人批示、中央部委和上海市批准,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成,成为李政道相关资料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存中心,李政道先生科学成就、治学贡献、高尚道德和爱国情怀的宣传展示中心,在推动中国当代科教史研究、宣传科学家精神方面正发挥积极作用。
李政道先生长子、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馆长、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部讲座教授李中清代表家人,对社会各界在李先生辞世后给予家属的慰问和支持表示感谢。李中清在致辞中深情地表示,李政道先生不仅启迪了他们的智慧,也是给予家人力量和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父亲教导我探索知识、追求真理,专注工作、谦逊为人、富有责任心、保持民族自豪感、正直为人、欣赏艺术、重视家庭与友谊,以及追求有所作为,而不是追逐金钱,物质与浮名。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爸爸还会说,‘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尽管这个时候只有家人在身边,但我想,父亲这句话既是说给我们的,更是说给他多年来的各位老师、同道、朋友,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李政道先生深知青年人才对于科学进步的重要性。会上,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分别介绍了李政道先生对于本校以及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他们提到,1979年,李政道先生发起并参与组织实施“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选拔推荐了一批优秀同学赴美深造,创设了我国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中国高校许多学者通过该项目考试前往美国学习,他们如今或活跃在世界科技创新前沿,或在各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中期,在李政道先生的积极倡导和建议下,我国正式创立了博士后制度,有效推动国家急需高级科研人才培养。无数青年才俊在这一制度的支持下,得以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沙巴虚拟足球联赛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
1987年,为表彰其在推进国际教育、科技领域合作交流,促进人才培养,协力科技攻关等方面对学校的帮助,上海交大聘李政道为名誉教授,在受聘仪式上,他勉励交大学子“坚持自尊自信”。
李政道研究所力争加快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探索举国体制下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管理创新模式,勇当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继续李政道先生的未竟事业,实现李政道先生对推动祖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承诺和愿景。
李政道先生和上海交通大学保持了多年友好交往。2006年,李政道先生的“忘年至交”张杰院士调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极大增进了李政道对上海交通大学的了解。2010至2011年间,李政道先生与张杰院士数度“秉烛深谈”,深刻认同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化与人才培养理念,遂决定将其收藏多年的手稿、奖章、艺术珍藏和故居等托付给交大,以激励后学。
上海交大校友何祚庥与李政道先生是同一时代的物理学中人,1945年,何祚庥进入交大学习,后从事原子弹研制工作。“因为年龄相当,我和李政道先生的经历十分近似,所以我们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在我们国家急需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安排我和同事组成五人考察团去美国考察如何进行理论物理学研究,三个月之行使我们大开眼界,也先后交结了许多同行。李先生对新中国的科学工作建设做了大量贡献,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2013年上海交大加入䇹政基金,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科研精英及领袖人才”为目标,至今已有十二期共计604组师生组合获得立项资格,培养出401名各领域䇹政学者。2015年,李政道亲笔致信各䇹政高校,将䇹政基金管理委员会依托单位移至上海交大,首版䇹政基金管理委员会网站也是由交大学子自主设计开发。
“李政道先生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贡献。这些成果中,除了有6项诺奖级成果之外,在许多领域也都是奠基性的贡献。”作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张杰院士总结李先生的科学成就后表示,自1972年李先生首次回国访问开始,到2010年最后一次回国,38年间回国49次,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和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诸多奠基性的贡献。然而,李先生对李政道研究所在根本性科学问题上作出重要贡献,成为一个世界级基础研究机构的期待,仍需我们共同努力。
美国物理学会主席Young-Kee Kim,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主席Michel Spiro以及李先生友人代表、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现任首席科学家Frank Wilczek表达对李先生的深切哀思。
2024年8月25日,“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举行。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并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设分会场,全球中英文线上直播,242万余人次收看。遵照李先生及家属意愿,“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主持人由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李先生“忘年至交”张杰院士担任。
李政道与上海交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78年。为了能让上海交大师生了解国际物理发展的最新动态,当年,李政道就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了三册《物理讲义》和两册物理习题,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是李政道最为重视的事业之一,也是两国间自改革开放后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合作项目。1979年,在他的多方奔走与牵线搭桥下,中美两国于邓小平先生第一次访美期间签署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协议》,搭建了中美科技领域合作的第一座桥梁。2003至2006年,张杰院士担任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会谈中方代表团团长。在李政道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张杰院士创造性地解决了中美科技合作中诸多难题,深得李政道信任,被李政道引为“忘年至交”。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秀章,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常进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江松院士,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分别致辞。
2014年12月28日,李政道图书馆落成开放,李政道先生出任名誉馆长,李政道先生长子李中清教授出任馆长。在落成仪式上,李政道先生谈及建设李政道图书馆的初衷:“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雄在少年。科学人才来自青年,而人才培养不仅是课堂教育。我把毕生收藏的科学文献资料和研究手稿等赠予上海交通大学,就是希望惠及后人”,并殷切希望年轻学子“从中能受启发,希望来到李政道图书馆的青年朋友能够获得灵感,成功地攀登科学高峰” 。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蔡奇、丁薛祥、李干杰、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贺国强、谌贻琴和王兆国、刘延东、刘鹤、路甬祥、陈至立、宋健等对李政道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在李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传奇生涯中,有太多值得铭记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先生的一生,我们领略到他在科学上的博大精深,和对祖国科教事业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李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科技界的巨大损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介绍李政道先生生平,来自全球的社会各界人士与李政道先生家人、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共聚一堂,表达由衷的敬意、沉痛的哀悼和深切的缅怀。
2016年,在李政道的建议下,党和国家支持上海交大建立以根本性科学问题突破、培养国际性大师级第一流人才为目标的李政道研究所,旨在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科学研究机构,推动中国基础研究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2021年年底,李政道再次相托,请张杰院士担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继续推动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设。在张杰院士的领导下,李政道研究所聚焦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汇聚最顶尖的国内外科学家,从事物理和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努力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科学研究机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作为开创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历史的物理大师之一,李政道先生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共发表了321学术论文, 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贡献;作为推动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炎黄赤子,李政道怀着炽热的祖国情和浓烈的报国愿,用他杰出科学家的卓越眼光,为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作为倡导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智慧使者,李政道与中国多位顶级艺术家合作,将科学思想融入艺术创作,留下诸多内涵丰富、意蕴隽永的传世佳作。
在第一个五年建设期,李政道研究所完成了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核心区位的大楼建设,形成了天文与天体物理、粒子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三大研究方向,组建了各研究方向的科研队伍。根据《李政道研究所2035发展规划》,李政道研究所的发展愿景是,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大科学研究范式的优势,依托专用科学装置群与研究平台的极限探测能力,在根本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基础研究的“上海学派”,力争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培育一批顶尖科学家,成为“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人才圣地,到2035年将李政道研究所建成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基础科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始终与祖国同向同行,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力推进李政道研究所建设。经过5年建设和发展,2021年12月3日,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启用仪式隆重举行。李政道先生长子李中清及长孙李善时分别代表李政道先生宣读贺信和致贺辞。李政道先生在信中表示,他虽然不能亲临这一历史性时刻,但亦感到无比开心和激动。长期以来研究所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部委、上海市以及上海交大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与全情投入,令他十分感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李政道研究所定能吸引更多的世界一流人才,产生重大的科学成果。
2014年12月,李政道先生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参照对世界科学发展有巨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顶级研究所,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形成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历练一批属于我国自己的顶级科学家,推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重大发展。这个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2016年11月28日,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宣告成立。
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国家部委及相关厅局;上海市委市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等地方政府及相关委办局;中国科协、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美国物理学会、英国物理学会、日本物理学会、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韩国物理学会、尼泊尔物理学会、上海市科协、苏州市科协、CUSPEA学者协会等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院所;上海市市南中学、浙江省嘉兴市秀州中学、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友好单位,对李政道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亲属表示亲切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