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手游游戏中心官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走入真实生活,去寻访祖国的角角落落。他们或是去偏远县乡支教,或是去考察河流生态,或是去拜访非遗传承人……他们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们是支教老师,也是守山者。在这个宁静又偏僻的村级学校里,每个娃娃都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量,也让我们逐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量。在这里支教,和娃娃们的力量发生共振,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我们相信,在这个共振的过程中,日积月累的坚守会换来一代代的成长进步。二十年前,娃娃们的父母不认字,签字的时候只能按手印。但是现在,娃娃们会写文章,会讲英文,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出山村,这就是一代人的进步。
如今,与三合中学一同经历百年风雨的老槐树依旧安静地立在红墙低瓦前,腰弯弯的。复旦研支团队员已经在三合载入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我们在做的以及要做的很简单,就是不管多沮丧和不顺,也要续上一束阳光。
在班上,最让我们头疼的,是几个求知若渴却比同龄人反应慢一些的孩子们,他们的基础差,高年级的数学和物理对他们来说是大难题。有一个男孩上课听讲非常认真,却对最基础的内容都难以消化。赵老师下了物理课,收到他的纸条,上面认真地询问着:老师,可以再给我讲讲吗?虽然已经讲了很多遍,但我们还是相信,下一遍能把娃教会。
随着行政等级划分的变更,这所近百年的老校学生人数越变越少,也越来越留不住年轻老师,复旦研支团的支教老师逐渐负责起了毕业班的主科教学。
我们俩带着爱心和志向来到这里,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带他们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虽然只开学半个月,但已经一度感受到理想被现实击溃的沮丧:来到这里,自己的人生会面临新的历练,但是对于三合的孩子们来说,一年的时间能改变多少?这也许是所有支教老师都面临的相似问题。
前年,三合应届毕业的15名学生中有12位上线普高,3位去了职中继续念书,研支团第24届的两位队员承担了英语、数学和物理的全年教学工作。“一群临近退休的老师,和各类帮扶的支教大学生,守护着这些孩子最后的受教育权。”这是三合上一届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刘汇在朋友圈记录下的一句话。
在宁夏西吉县的深山中,我们的支教所在地三合九年一贯制学校并不显眼。它始建于1929年,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见证了西吉、宁夏乃至中国基层教育的变化。2005年,原三合乡与西吉县平峰乡合并为新的平峰镇,三合的行政级别降为村,三合中学也成为了全国为数不多的村级中学。2023年,三合中学纳入小学部,更名为“三合九年一贯制学校”,覆盖三合孩子们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当知识与力行结合,他们体会到了怎样的青春滋味?又对社会与未来产生了哪些新的想法?2024年9月,澎湃新闻推出“青春华章·青春正澎湃”特别策划,记录年轻的模样、成长的脚步。
我们了解到,随着教育扶贫政策的深化,西吉县人民对受教育程度的重视度逐渐变高,更多家长会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选择把娃送往县城更好的学校。而留在三合的,大都是因为各种原因离不了村子里的人家。学校从幼儿园到初三,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也只有不到十人。老师们对各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8月29日,第一次来到三合的我们,都惊讶于学校的美好宁静:一棵百岁老槐树静静地立在红墙低瓦前,腰弯弯的,风吹过就飘下几片绿叶。站在办公室门口就能看到国旗昂扬地飘着,背后是磅礴的黄山沙土。学校内外都很安静,只偶尔有车从校门口的国道驶过,带起尘土飞扬。
如何快速从学生转变为支教老师是我们两个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学长学姐告诉我们,第一节课要立规矩,要树立好教师的威严。进入教室,顾老师努力收敛平日的温柔,板起脸,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姓氏,让孩子们介绍各自的优缺点,询问他们暑假如何度过。期待回答的是看书、学习,但从孩子们嘴里蹦出的是“放羊”、“打工”。
今年,我们是复旦大学第26届研支团,接下守护这所农村学校的交接棒,负责起八九年级一共只有11个学生的数学物理教学工作,并继续对接资助、有序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轻松快乐。
招募国旗护卫队新成员时,顾老师让七年级报名的三位同学到办公室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走后,七年级班主任拿起纸,看了看说:“真好,现在他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她说的是一位早些年做过心脏病手术,特别机灵但不认字的男生。去年这位班主任每晚都把他叫到办公室识字,一年过去了,别的都没记住,但至少已能够写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