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作出了世界性贡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和实践,以其强大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和心灵震撼力,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动荡的世界增添稳定性、注入正能量、指明新方向,具有深远世界意义。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就要聚焦国际关切、强化受众意识,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秘钥”,让国际社会透过“思想之窗”,更好地了解中国道路、发展秘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力量。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既深入宣传阐释中国理念、中国制度、中国道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也深入宣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深入人心。在深化、活化上下功夫,生动、形象、具体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把丰富思想内涵蕴含其中。在共情、共振上下功夫,既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家国情怀,也大力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天下情怀。
实践充分证明,好故事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超越文化纷争、穿越心灵隔阂,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拥有更多受众、实现更好传播。近年来,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流浪地球》《山海情》等一批影视作品全球播映,科幻小说《三体》、网络小说《斗罗大陆》等一批文学作品扬帆出海,这些中国故事之所以赢得海外受众青睐,正因为寓理于情、情理交融,把“我们的故事”变成“世界的故事”,生动展现全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近期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爆火,除了制作技术、传播渠道等因素,更为吸引人的是故事内核,该游戏以《西游记》为故事背景,突出不畏强权、勇于挑战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情怀,赢得众多海外玩家青睐。
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历来秉持开放包容姿态,与世界人民和平共处。延安时期,为了突破国民党及帝国主义的舆论封锁,我们党主动邀请外国记者来延安访问,他们被延安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所吸引感染,通过多种方式向国际社会报道“另一个中国”,向世界呈现一个“热烈的新社会”,不仅粉碎了国内外的舆论封锁,发展壮大了国内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有力塑造了充满生机、积极进取的“红色中国”形象。
中华传统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现代文明迅猛发展,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近年来,一些国外视频博主来中国旅游,为中国的发展和安全所震撼,被中国的文化和美食所吸引,他们将所见所闻拍摄成视频在全球社交媒体上传播,用亲身体验的反差感冲破了西方舆论屏障和意识形态隔阂,给很多人带来了关于中国的真实和新鲜认知,改变了对中国的刻板负面印象。中国记协举办“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走读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记者看中国”等采访采风活动,邀请境外记者到北京、广东、浙江、上海、重庆等地开展实地采访采风,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感知中国发展活力和文化魅力,外媒记者表示,“中国是你只要第一次来了,就会有第二次和无数次的地方”。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就要丰富叙事方式,坚持“造船远航”与“借船出海”并举、“主动发声”与“借嘴说话”并行,用国际民众的所观、所感、所言,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打破西方媒体信息茧房。让国际朋友多起来,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创新拓展“走读中国”活动,邀请更多国际友人、媒体记者来中国采风体验,实地感受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让交流平台多起来,持续巩固拓展世界媒体峰会、“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媒体交流对话和高层往来,通过征文约稿、稿件互换、合办节目等形式,加大“借船出海”力度。让民间交往多起来,持续推动走出去、请进来便利化,让更多外国友人用更好的旅游体验,感受中国的开放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非凡成就,涌现更多“新时代的斯诺”。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再到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想源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就要坚持人才战略不动摇,健全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努力培育形成规模宏大、本领超群、锐意创新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夯实基础培育人才,完善国际传播课程体系,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既了解中国国情又具有全球视野的综合型新闻传播学子。“百花齐放”选育人才,既注重招引新闻、外语人才,也注重招引全媒体人才、数字化技术人才,选拔任用熟悉新媒体、擅管理、懂运营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拓宽发展空间。创新体制留住人才,鼓励支持新闻单位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健全全媒体绩效考核,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就要推动中华文明与全球各国文明平等交流、和合共生,努力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动力,在文化交流交融中增进友谊、凝聚共识。让文明标识“亮起来”,更好提炼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让文化元素“走出去”,用好京剧、陶瓷、美食、美景等各种元素,举办展览、演出、体验、交流等多种活动,发挥中央和地方媒体国际传播中心、文化文艺单位、驻外企业等机构合力,用好海外侨胞宝贵资源,形成“文化出海”的强大动能。让中外文明“融起来”,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文明,在平等互鉴中取长补短,在交流碰撞中促进文明发展创新、美美与共。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人才是关键。在世界传媒格局变革中抢占先机,必须有一批具有国际眼光、全媒素养、善讲故事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近年来,我们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国际传播工作室,生动鲜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有力有效开展舆论斗争。中国记协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打造“记者之家”大学堂培训平台,打造“金课”体系,开展教育实践,推动新闻从业人员持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但总体来看,精通国际传播的专家型人才、多语种人才、外籍人才和其他行业领域人才匮乏,媒体从业人员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有待拓展提高,国际传播内容策划、传播产品创意制作、全媒体协调运用等能力不足,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流动性较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作为中国故事的“第一主讲人”,习近平总书记常在出访的演讲里、在国外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更多国家的人民听见中国声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拿破仑的话提出“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巧妙驳斥了“中国威胁论”,一个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呼之欲出。在智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时,习近平总书记以智利金和中国玉制作的“金镶玉”北京奥运会金牌为例,将中智两国人民情同手足的缘分比喻成“金玉良缘”,隐喻着对中智两国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长期稳定发展的深刻判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的比喻,增进了彼此间的信任理解,拉近了相互间的心灵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进程,是最动人、最有说服力的中国故事。只要全党上下齐动手、锐意改革谋创新,就一定能够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中欧平台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这一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际传播形势任务的敏锐洞察、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对于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就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文化背景迥异的听众听得懂中国人的讲述,在讲述者与倾听者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在提高情感共鸣度上下功夫,注重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习惯与特点,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使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更好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认同和接受。在提高传播精准度上下功夫,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在提高传播覆盖面上下功夫,适应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加快移动端国际传播平台建设,更多采用短视频等可视化形式,更加重视利用社交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持续提升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开辟了中国之治新境界,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也要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