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让检察官更加重视办案,更加重视办案的方向和路径。”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江苏省苏州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王勇认为,“如我在诉”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路径,也是检察官办案的境界。在他看来,“如我在诉”有三重境界:一是证据审查时要把自己带入现场,用第一视角审查证据是否合情理、是否有矛盾、是否有遗漏;二是事实认定时要以不同当事人的视角回溯事实,看整体证据体系是否存在矛盾,是否有合理怀疑,是否得出唯一结论;三是对案件的实体结论、办理程序和办案效果等不同视角,要考虑如果自己是当事人,是否感受到公平正义。
——诉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但是依法享有诉权并不等于能够行使诉权,实践中一些诉讼能力偏弱的特定群体因不敢、不懂、不会,无法有效行使诉权。2023年,检察机关对权益受损但因经济困难或法律知识欠缺,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支持提起民事诉讼7.7万件,同比上升16.8%,保障公民依法享有诉权、有效行使诉权。
一个“实”字融入基本价值追求: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扎实行动答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
王聪即将迎来ufc首秀【扎实】一个“实”字融入基本价值追求: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扎实行动答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
——“如我在诉”,依法追诉。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命案积案攻坚,最高检对蒋四兴、薛三元锤杀船员等137起发案二十年以上的命案依法核准追诉,让正义虽久必至、虽远必达。
这样接地气的语言,其实就是司法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通俗化表达。这也是党领导下的司法工作、检察工作的红色基因和初心使命。
当季节翻新、春风吐绿之时,春天的盛会——全国两会如期召开。在这场盛会中,有一份聚焦国之大者、事关稳定发展、关乎公平正义的答卷——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备受关注。
“‘实’字当头,抓实全面从严治检管好人,抓实检察业务管理管好案,落实司法责任制管好权!”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农业大学教授马晖玲结合自己对检察工作的印象对照熟悉了的最高检工作报告后,对检察机关抓好“三管”的工作成效表示肯定。
为何如此强调“会同”“协同”?这与最高检党组多次强调的工作方式有关——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执法司法工作目标完全一致,都是维护公正、维护人民利益。因此,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中形成合力,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大优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是促进其他执法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用好这个优势,很多工作大家一起来做,效果会更好。
新一届最高检党组履新不久,就提出要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的鲜明政治底色。怎样擦亮这鲜明的政治底色?最高检在“实”字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党和国家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检察工作,用政治视角、政治思维、政治效果来审视检察业务工作,把讲政治落实到检察履职、检察监督办案各方面、全过程,在法治轨道上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怎样才算是高质效?诚如一直在办案一线工作的福建省厦门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黄威所言,高质效办案的“判卷者”不是检察官、检察机关自身,而是人民群众。
文如其行。如果时光有岸,对于检察人来说,这一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出发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一届最高检党组带领全体检察人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实”为笔,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四份检察答卷。
——“如我在诉”,不枉不纵。报告中同时提到的陈仓案和毛某强奸杀人案,一个从无罪到死缓,一个从杀人嫌疑犯到无罪,让有罪者受惩、还无辜者清白,这样的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检察监督的力量,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个‘实’字贯穿始终。报告实实在在,工作扎扎实实!”“文风体现作风,报告简约朴实,工作求真务实。”……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一经面世,便以“实”的鲜明风格给代表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管好案方面,制定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意见,健全检察业务指导体系、评价体系、制约监督体系,遵循司法规律,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统筹在更加注重质量上。两次调整优化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从60项减至38项,通报值从14项减至6项,引导检察人员树立正确政绩观,务实功、求实效。一组2023年的办案数据足以证实检察业务管理促进了法律监督工作质效提升——与2022年相比,个案平均审查起诉时间减少4.8天,捕后判决无罪和免予刑事处罚下降24.8%,受理刑事赔偿案件下降30.5%,抗诉案件改变率上升6.3个百分点,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的信访下降7.9%。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这一要求,指引检察机关找寻以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最佳路径。经过实践、思考、调研,最高检党组找到了这一路径:明确提出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努力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在程序上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在效果上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做到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需要能动履职。一年来,检察机关激活机动侦查职能,对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确需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依法立案侦查176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对预防和惩治民企关键岗位犯罪的12条检察举措印象深刻,认为此举对促进健全民企内部反腐机制、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具有重大作用。“管中窥豹,可以看出,的确如最高检工作报告所说,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在他看来,一年来,检察机关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立足检察职能实实在在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具体,以实际行动交出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检察答卷。
——“如我在诉”,“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25.5%。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需要一支高水平、能担当、能实干的检察队伍。对此,最高检党组提出要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如何让鲜明履职特征落到实处?
——把党中央关于高水平安全的部署要求落实好,以高质效履职服务高水平安全: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罚当其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严”的一手不动摇,对严重犯罪保持“严”的震慑。规范“宽”的一面,针对轻罪数量持续增长、占比持续加大的情况,积极推动构建轻罪治理体系,协同各方推进轻罪治理。对轻微犯罪依法少捕慎诉慎押,减少对抗,增进和谐。一组2023年的检察办案数据见证了检察机关服务高水平安全“宽”与“严”的辩证法:依法从严惩治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起诉6.1万人;突出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诈骗、毒品犯罪,起诉35万人。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决定不批捕26.6万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决定不起诉49.8万人,同比分别上升22.5%和12.6%……
习近平总书记有指示,党中央有部署,检察机关有行动。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代表委员们对检察机关一系列抓落实的务实行动印象深刻:
诚如斯言。细细研读最高检工作报告不难发现,正是有一系列管好人、管好案、管好权的务实举措,锻造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写就了新时代新征程“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检察答卷:
——把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以高质效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3条检察意见、预防和惩治民企关键岗位犯罪12条检察举措;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办理知识产权案件45条检察举措,加强诉讼环节商业秘密保护,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一组2023年的检察办案数据佐证了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力度: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8万人,同比上升40.8%;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2508件,是2022年的2.7倍;起诉洗钱犯罪2971人,同比上升14.9%……
文短意长。纵览一年来的检察工作,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扎实行动答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检察机关锲而不舍: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世亮认为,最高检党组提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并对检察履职办案实体、程序、效果提出的三个高要求,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抓手,体现了从辩证、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司法公正。
——部署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各级检察院领导干部包案办理信访案件4.6万件;排查交办1062件重复信访积案,已办结1024件。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的一年,检察工作有哪些新作为?新一届最高检领导班子成立以后,人民检察事业第一次接受人民全面集中检阅,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管好人方面,既注重素质能力提升,也注重全面从严治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制定实施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意见,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制定政治素质考察办法,组织政治轮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专业素能建设,评选49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举办全国十佳公诉人等业务竞赛,培养检察业务领军人才;夯实基层力量,优选20名基层院检察长到最高检挂职,选派最高检2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选树表彰一批先进典型,持续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深入剖析通报检察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一组一升一降的数据反映了全面从严治检的成效:持续深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检察人员记录报告23.8万件,同比上升40.8%;地方检察机关413人因利用检察权违纪违法被查处,同比下降13.1%,其中追究刑事责任78人,同比下降20.4%。
检察为民的工作接地气,写报告才有底气!通过这一事例,报告起草组的同志也深深感受到,无论案件大小,只要检察机关真正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以百姓心为心的情怀去履职办案,人民群众就能从言行一致的工作报告中感受到检察机关的为民初心,就能读懂这份以更优检察履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检察答卷。
“与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中国海警局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制定依法推进假释适用、规范暂予监外执行指导意见,既监督纠正‘纸面服刑’‘提钱出狱’,又防止该减不减、该放不放”“会同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办理,加强同级监督”……如果仔细阅读最高检工作报告,可以发现“会同”“协同”是报告的高频词。
大道至简,唯有实干。以这个春天的盛会为新的起点,以“实”字交完答卷的中国检察,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一个“实”字干到底,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砥砺前行、在实干中开拓创新,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检察答卷写在中国大地上,写进人民群众的心间。
细微之处见真情。报告中这样一个案例引起了许多代表委员的共鸣:“针对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影响用药安全,指导江苏、上海等地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推动大字版、简化版等适老化改造。”
80年前的1944年,习仲勋同志在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司法会议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强调,司法工作是人民政权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和其他行政工作一样,是替老百姓服务的。这样,就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坐得端端的。
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立案、撤案13.9万件,同比上升68.2%。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21万人、不起诉5.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51.1%和10.4%;对应当逮捕、应当起诉而未提请逮捕、未移送起诉的,追加逮捕1.9万人、追加起诉9.9万人,同比分别上升12.8%和66%。受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案件同比上升25.2%;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4万件,法院审结后改变率88.4%,最高检对41件典型案件提出抗诉。开展虚假诉讼监督,依法纠正9359件,起诉虚假诉讼犯罪925人。会同有关部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2万件,其中争议十年以上的780件……
“检察为民的举措很实在!”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注意到,最高检工作报告专门把“为人民司法”单独列出来,全面回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切的执法司法公正、群众身边安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等热点问题。老人、妇女、孩子、军人军属、企业家、农民、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都能在报告中找到自己关心的事,找到检察机关维护自己权益的暖心举措:
人们不知道的是,最高检工作报告起草组的一位同志刚接到相关办案情况的介绍时,心里还有点不确信:“‘字小如蚁’会不会太夸张了?”可当他买过一次药之后,发现一些药品的说明书字号比蚂蚁还要小。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起草组以“如我在读”的情怀把这样的事例写进了报告中。
——管好权方面,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坚持放权与管权并重、管案与管人结合,围绕刑事案件不捕不诉、民事案件提起抗诉等容易出问题的重点环节,加强程序性约束,健全制约监督机制,给检察权运行“加把锁”。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检查,纠治检察履职存在的问题,促进检察权依法公正高效廉洁运行。加强对最高人民检察院自办案件监督管理,专项清理未结积案,以上率下规范履职。
——检察侦查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一年来,检察机关对在诉讼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刑讯逼供等犯罪,依法立案侦查1976人,同比上升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