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西柏坡派出所正式建立。截至目前,该所历经五任所长,首任所长赵志远现已82岁。最初,西柏坡派出所仅是一间小平房,民警的吃住、办公都挤在一起,办案、走访都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下乡。如今,该所已从最初的1名民警,发展到10名民警、12名辅警的现代化基层派出所。
我始终坚持把群众当家人、游客当亲人,“我是西柏坡人”这六个字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将西柏坡精神践行在派出所全体警员的各项工作中。
新澳门幵吗位于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已是年接待游客量达500万人次的红色旅游景区。近日,“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走进西柏坡派出所,实地采访该所传承“西柏坡精神”的工作情况,澎湃新闻特邀四任所长讲述他们践行、传承“西柏坡精神”的经历和感悟。
我的老家就是西柏坡北庄村,对西柏坡有着浓厚的感情。老区的民风淳朴,我时常去老百姓家中走访,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老百姓家里缺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也都愿意找我们,有矛盾了会主动找咱们派出所民警调解,我们会主动帮不方便的群众办点例如换换电灯泡之类的家务事。我和西柏坡派出所全体人员累计帮扶困难群众二十余户,和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辖区里没有出现过由于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
我到西柏坡派出所的时候,西柏坡旅游开始兴起,景区内汇聚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地游客在景区石刻园附近的小吃摊坐着休息,由于游客体型较胖而且凳子为塑料凳,经过游客的晃动凳子坏掉,他摔倒在地上,之后他便指责摊主凳子不结实造成自己摔倒,并与摊主产生了口角。
除此之外,西柏坡派出所一开始并没有独立的办公楼,咱们的警员们都是借住在乡政府、学校和养鸭场内,经过申请和沟通,西柏坡派出所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楼,大大方便了当时派出所工作的开展。
2019年,西柏坡派出所迎来高光时刻:荣获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称号。“群众的事没有办和不办的问题,只有怎么去办的问题,多跑跑多问问多想想,办法总会比问题多,就看你是不是真心地去给老百姓解决。”李少春说。
新时代之下,“西柏坡精神”继续在一线公安中传承。郎利军是西柏坡派出所现任所长,刑警出身的他,两年前才调来西柏坡工作。“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在西柏坡纪念馆门前的松树下照过一张相,当时就对西柏坡充满着向往。”他没想到,30年之后,自己会来到西柏坡,守候圣地平安。
我先是安排同事针对这种情况在辖区内进行摸底统计,发现西柏坡有不少村民需要办理特许证,但是其中有个难题,就是旅店行业必须有房产证,然后才能消防验收。可是农村里老百姓的房子大多没有房产证,按正常程序不能办理旅馆业特许证,于是我和同事就多次往返县公安局、县消防局和县土地部门开展沟通协调,在取得一致意见后,立即组织有办证需求的群众开了会,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然后协调消防部门逐户指导大家设置消防通道、安装消防和监控设备,并手把手教大家填写表格,确保符合所有审批要求。
近年来,我们以探索“驻村守望”新机制为抓手,靶向开展“驻村蹲点”,设立“柏坡哨兵”驻村联络点,辖区16个村全部落实“一村一警”要求,做到“有警出警、无警访民”,把“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贯穿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各个环节,配套实施每周驻村“打卡日”、驻村联络员、驻村信息搜集等一系列制度,及时发现、解决潜在的矛盾隐患和群众诉求。
干公安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当家人,这样群众也愿意配合我们。作为西柏坡民警,一定得有荣誉感,要真正为群众着想,和群众站在一起,把西柏坡精神传下去。
第四任所长李少春是一位80后,在西柏坡所工作了13年。他说,当时派出所除了承担一般行政职责外,还承担着异常繁重的景区安保任务,“始终坚持把群众当家人、游客当亲人”。
老区民风淳朴,民警们时常去百姓家中走访。“老百姓需要什么帮助也都愿意找我们,有矛盾了会主动找派出所民警调解。”今年64岁的西柏坡派出所第二任所长陈文进说,受其祖父影响,他从部队转业后加入公安队伍,“作为西柏坡民警,要真正为群众着想,和群众站在一起”。
过去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汽车。我们办案、走访都是骑着自行车或者步行下乡,遇到路途特别远的,还需要带着干粮。最初的西柏坡所,就是间小平房,平时的吃住、办公都挤在一起。西柏坡纪念馆建成之初,我们经常去参观学习,每一次重温历史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西柏坡的老百姓很热情,群众工作不难做,也都很理解支持公安机关。
我觉得,群众的事没有办和不办的问题,只有怎么去办的问题,多跑跑多问问多想想,办法总会比问题多,就看你是不是真心地去给老百姓解决。
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在西柏坡纪念馆门前的松树下照过一张相,当时就对西柏坡充满着向往。30年后,来到西柏坡派出工作,守候圣地平安,我感到无比自豪。
前几年,有村民向我反映,家里刚盖起了两层楼,打算一楼自己住,二楼办个特许证,弄成小旅馆,增加收入。西柏坡的老百姓基本全靠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生活,不给老百姓办这个事,等于断了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1988年8月,平山县撤区并乡,同年10月12日,西柏坡派出所正式建立。我是西柏坡派出所第一任所长,当时,我们派出所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只能和乡镇一起办公,所里只有我1名民警,还有1名乡镇政府公安员。
2023年3月9日,我的同事在走访某希望小学工地时,发现施工方顾某与承包方刘某因300万元的工程尾款引发经济纠纷。得知施工场地为在建小学,涉及民政和教育部门,我们立即组织派出所联合教育局、村两委等进行多次调解,厘清事实、讲明法律。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调解,最终双方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让善事有善果。2023年4月19日,施工方给西柏坡警务室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他说,从事公安工作这些年,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当家人。正因如此,当时辖区里没有出现过由于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
从2009年到2022年,我在西柏坡所工作了13年。当时,西柏坡派出所除承担治安巡逻防控、打击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户籍管理等一般派出所行政职责外,还承担着异常繁重的景区安保任务。
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老刘”调解室,深化“4+N”多元矛盾调解机制,努力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矛盾调处路径。西柏坡年均游客数量多,面对辖区群众与游客之间日益增多的矛盾纠纷,我所会同民政、司法、妇联、法院等部门成立联调小组,实行“警调衔接”“律师进所”等举措,形成了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同时,与镇党委政府、村两委、西柏坡纪念馆、辖区商户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把调解室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实现了简单纠纷就地化解,复杂矛盾联合解决的良好效果。
我印象最深的案子,就是一起电视机盗窃案。别看现在电视机已经算不上什么“三大件”了,但当时每个村里只有一台电视机,全村人挤着看那个笔记本大小的屏幕,看到电视没信号了才散,所以丢了一台电视机在当时可是个大案子。我带着同事在村里连续走访工作10多天,通过群众提供的线索,最终抓住了盗窃电视的嫌疑人。从那以后,每个村里的电视机,也成了我们巡逻时候的“重点关注对象”。
老有人问我,当所长之后跟原来当刑警的时候有啥区别,我说就是爱笑了,在景区服务群众的时候要笑,调解纠纷的时候也不能绷着脸,处理结果满意了,大家脸上都有笑容。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西柏坡所的全体警员,把西柏坡精神传承好,发展好!
以前,郎利军总是绷着脸,和犯罪分子过招;现在,他更多的是和游客、群众打交道,开始变得爱笑了。“在景区服务群众的时候要笑,调解纠纷的时候也不能绷着脸,处理结果满意了,大家脸上都有笑容。”他说,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西柏坡所的全体警员,把西柏坡精神传承好,发展好。
当时,景区保安科到场后发现了事态严重便联系了我,我和出警民警到场后,先控制了现场的秩序,再对那位游客进行了批评:“咱们自己坐坏了凳子不能怪到摊主身上,何况咱来西柏坡是来受教育的,更要讲道理。”之后,我对摊主说:“咱们是老区的人,游客到西柏坡来旅游参观,咱要体现出宽容、热情,不能斤斤计较。”最后,大家互相理解,这件事就顺利调解成功了。
我一直在西柏坡派出所工作到退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民公安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住这个根本宗旨,眼里就有了方向,脚下就有了力量。
我是95年来到西柏坡派出所的,刚来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警车,出个警很不方便。我们多次和上级公安机关沟通,终于给所里申请下来一辆212吉普和两辆摩托车。配齐了交通工具,我们经常开着警车去巡逻,路上发现有需要帮助的群众,咱们可以最快时间帮助解决困难。
我们经常去老百姓家里,做做家务,唠唠家常,有时候村民之间闹点矛盾,民警出面都能调解好,作为红色圣地的百姓,大家的荣誉感是很高的,都愿意共同来维护村里的稳定。
当时,办案条件虽艰苦,但老百姓很热情,“群众工作不难做。”赵志远说,他在派出所工作的最大感触就是:人民公安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住这个根本宗旨,眼里就有了方向,脚下就有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