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多维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构建“链主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系统发展路径。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以大带小构筑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发展的“以点带线”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畅通“教育—人才—科技”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形成“集线成面”格局。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建立集群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构建产业集群及配套体系“合面成体”格局。
三是与时俱进,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公布全国及各地方、各领域关键指标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年鉴,发布年度报告,便于地方掌握产业发展实际,推动交流协作,促进锻长补短。
四是统筹谋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分步走战略。短期,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锻造新动能。中期,构建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孵化未来产业、以未来产业争抢发展机遇的新优势。长期,在产业深度融合、区域合理分工、双循环与统一大市场有机互动基础上,构建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app中国官方网站司马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作支撑。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呈现出产业交叉融合、互相联动的特征,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我国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蕴藏巨大增长潜力,是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
一是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利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容量大、链条长的优势,鼓励各地分工协作、突出区域现实条件和潜在优势错位发展。地方优惠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适度,避免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总结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跟踪研判相关领域产能扩张势头,对重大项目开展窗口指导,注意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加强东部地区科研能力建设,加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构建全国“通功易事”分工体系。
网友评论更多
54辉县r
《历史的见证——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摄影记者作品选》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2024-11-24 22:44:26 推荐
187****7262 回复 184****8963:人民网2024年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来自长垣
187****3538 回复 184****4399:《审计观察》杂志社入选AIIA审计应用推进组副组长单位🌎来自林州
157****9069: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禹州
51长葛313
第五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举办🌑🌒
2024-11-24 15:46:57 推荐
永久VIP:志愿服务让“金话筒”更闪亮🌓来自舞钢
158****2829:共享发展机遇 凝聚广泛共识🌔来自义马
158****5314 回复 666🌕:加强互联互通 实现互利共赢🌖来自灵宝
90项城ei
汇聚媒体力量 书写时代篇章🌗🌘
2024-11-25 02:18:40 不推荐
巩义qm:加强文化交流 携手共创未来🌙
186****1522 回复 159****7467:“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在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