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低空航空器研发制造是世界主要国家激烈竞争的领域,我国优势明显。低空经济航空器主要有三类:除了传统的直升飞机、固定翼飞机、飞艇,还包括无人机、eVTOL。
低空经济在我国空域管理改革进程中产生。空域,和土地一样,是重要的资源。为了适应科技进步要求、充分利用空域资源,我国不断深化空域管理改革,低空经济应运而生。
2021年2月颁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低空经济”再次受到关注,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来促进通用航空发展,各类低空空域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
第三,推进低空信息服务系统数字化改造升级。发展低空经济,需要完善低空三维数字化空域信息系统,构建天地一体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网络,加快服务站规划建设,提升低空航空情报、气象服务能力。
第二,健全新型基础设施保障体系。eVTOL等新型航空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应当针对低空飞行新特点和新需求,加强对新型起降场地、设施设备的研究,规范行业标准。
第四,完善低空空域资源管理协调机制。低空空域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尽快完成全国空域的划分,明确不同空域的服务和运行主体。要建立各主体联合监管机制,强化央地、军地、部门与地方政府以及政企间的合作,建立健全跨部门、跨领域的低空联合监管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低空经济政策法规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目前,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至少已有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那么,我国低空经济如何“飞”得更远?
在无人机领域,我国产业优势显著。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注册的无人飞机数量达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注册无人机60.8万架,较2023年增长48%,加速增长态势明显。我国无人机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我国有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约2000家,无人机运营企业约2万家,超1.4万家无人机企业持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超22.5万人持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
k7娱乐官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二十大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等专栏后,2024年澎湃新闻携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键词。我们将围绕全会《决定》选取关键词,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eVTOL领域,我国正处于产业化准备阶段。eVTOL的全称是“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它不需跑道,可在一定高度切换到固定翼飞行模式,为未来城市交通开辟了新赛道,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争夺的产业高地。我国在eVTOL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逐步外溢到eVTOL,如新能源动力、车身材料等广泛应用于eVTOL制造。2024年2月,我国“盛世龙”eVTOL完成全球首次跨海跨城飞行——可搭载5人,相当于一辆“空中的士”。2024年3月,我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V2000CG,获得民航华东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全球首个通过型号合格认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V2000CG最大起飞重量2吨,纯电动力,自主驾驶,适用航程200公里,目前主要用于低空物流。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资源为依托,以民用航空器为载体,以多领域创新为动力的综合经济形态,其产业链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领域。
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领域,主要是对传统飞行器进行技术改造,使之更加适应低空飞行、更加绿色低碳环保。2024年1月,我国迎来三个技术进展: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电动飞机AG60E首飞成功;二,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的氢能源动力固定翼无人机完成首飞试验;三,新一代国产初级教练机“领雁”AG100首批飞机下线交付。
第一,构建低空航空器适航技术标准体系。航空器研发处于低空经济产业链最前端。目前低空经济航空器正处于快速更新迭代阶段,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各种航空器在产品互适、设施共享、数据互通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这种现状给航空器适航审定带来挑战,需要强化适航技术标准建设。
低空经济产业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尚处于初创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我国低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明确了方向:“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
1986年之前,我国民用航空领域的飞行作业被称为“专业飞行”,包括农业喷药、航空探矿、航空摄影、人工降水等。198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不再使用“专业飞行”术语,将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称为“通用航空”,并明确审批管理程序,为通用航空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低空空域开放”,将“低空空域”扩大到真高3000米以下,并要求简化飞行审批(备案)程序,解决通用航空器“上天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