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推出的相辉学堂培养计划,致力培养面向基础学科前沿、新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香农计划以工科试验班(本研贯通)进行招生,入选香农计划并经过一年学习后,学生可自由选择,分别进入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学院四大创新学院,实行“一人一策”培养方案。
据李琼峰介绍,之所以报名医学院,是因为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预防医学主要研究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的预防、筛查、监管,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专业。
为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同学尽快融入复旦大学,学校基于大语言模型,推出“复旦迎新助手”智能Agent作为新生的贴心小帮手,“复旦迎新助手”为新同学在迎新阶段提供智能问答服务支持,方便新同学快速获取信息。
当日上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新生报到现场,只见迎新区域五色旗帜与横幅迎风飞扬,数十顶橙色帐篷下是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或在帮同学们搬运行李,或在引路答疑。不少新生和亲友、辅导员在合影展板前拍照打卡,见证成为复旦人的第一天。
万利国际注册“来复旦是我第一次出省,此前都只在云南省内活动。”8月25日,复旦大学2024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李琼峰从学长学姐手中接过了新生大礼包。
8月25日,复旦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开学报到,来自全国各地和全球40多个国家的4300余名2024级本科新生与李琼峰一样,即将从这里开启在复旦的求学新生活,开启学术梦想之旅。
首次来到上海,李琼峰感到这座城市“非常大且繁华”,虽然人生地不熟,但踏进梦想学府的第一步,有种梦寐以求的目标终于实现的激动。
而报考复旦也是从小就已根植于心中的种子。“小学开始了解复旦一直对家乡扶贫,对复旦大学的感情很亲切,萌生了考过来的冲动。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贫困地区的学子有机会走进复旦大学。”
“我已加入了复旦现代舞协,可以和不少同龄人一起跳爵士舞。我发现这里的同学不仅学习厉害,舞跳得也很好,不少甚至拿过国际奖项,复旦让我打破了对标准学霸的刻板印象。报到的这些天里,我也得到众多学长学姐的帮助,感受到复旦的包容与热情。”宁雪如是说。
在外国留学生工作处摊位旁,记者见到了巴基斯坦女孩宁雪,她将作为本科生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此前,她已在复旦上了一年预科,很喜欢国际关系学院的全球问题与治理课程,也对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感到浓厚兴趣。
“复旦迎新助手”充分发挥了学校强大的人工智能资源和能力优势。学校信息办与计算机学院通力合作,将大语言模型“眸思”、自然语言处理等优势技术快速工程落地,有效提升了智能Agent在内容生成、文档解析处理等方面能力,结合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实现了智能化信息提取与内容生成。针对不同问答场景自动选择最适合的模型,确保回答都经过严谨的分析和优化,达到问答准确率、性能表现、科研验证等方面的最优结合。“复旦迎新助手”是复旦大学“AI+教育”的创新成果,将助力新生轻松迈出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据复旦大学方面介绍,今年为了提升新生报到体验,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多方协同,完善迎新流程、细化迎新服务、创新迎新内容,为新生办实事、解难题。学工部和医学学工部积极发挥本科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号召院系组织本科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复旦学校”学员、本科生新生骨干培训班学员等各类本科生优秀学生骨干近300人,组建“本科生党员迎新服务队”。
李琼峰是复旦对口帮扶云南永平县12年以来,永平县第一中学第一个考进复旦的学生。今年7月16日,正在兼职做家教补贴家用的他接到学校的电话,得知自己被复旦录取。
“我从初中时开始对制造芯片感兴趣,包括集成电路的具体工艺要求、国内外芯片水平的差异等,对小小的芯片发挥巨大的能量感到充满好奇。”据张天泽介绍,此次开学之前,他已利用暑期时间上了一些微积分先导课。也将高考之前最后百日冲刺的日记本带到了复旦,希望作为对过去的纪念和对新生活的勉励。“希望新学期能学好专业课知识,顺利迎接大一分科,走进向往的集成电路与微电子班。香农计划有‘一生一导’、‘一生一策’的机制,由导师进行更细致的答疑解惑,也会尊重个体学术的感受去制定更符合我们的政策,我相信这样的氛围可以让我充分打好知识基础。此外,大一也想在通识课中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建筑设计类课程,让视野更拓展,储备更深厚,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