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是,这一过程基本不需要人的参与,就可实现谣言的批量生产。比如,发布“西安爆炸”虚假新闻的账号所属机构,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假新闻,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而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某经营着5家这样的机构,运营账号达842个,这一数字触目惊心,令人十分不安。
谣言通过平台发布传播,平台理应负起主体责任。作为具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平台要在内容甄别、阻断谣言、防止扩散方面积极主动作为。现有的内容监管机制还有哪些漏洞、分成机制是否合理、处罚措施是否完善,这些都应该成为平台查漏补缺的重点。对于造谣者,该警示警示,该截流截流,该封号封号,让毒流量“利尽而断”。
九游网站入口官网与以往靠自身发挥想象力杜撰“小作文”不同,如今利用AI造谣的门槛和成本更低。只需要输入关键词,AI软件就能自动在网络上抓取素材生成文本,再配上貌似和事件具有相关性的虚假图片,一条图文并茂、“有图有真相”的谣言就诞生了。
造谣难度降低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陡然增大。AI造谣能生成极为逼真的图片、音视频,这就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蛊惑性极强。以新闻报道的口吻生成所谓的“突发新闻”,再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短时间内就能快速传播,让不明真相的民众轻信,易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对社会信息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而相关部门的查证、辟谣则要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造谣、发布、扩散,说到底,是有人看到这背后有利可图。在警方查获的数起造谣案件中,当事人将虚假消息发布在平台,平台会根据文章的点赞数和阅读量支付相应的报酬。在这一规则的刺激下,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加持”,追求谣言更逼真、内容更猎奇、传播更快更广,博取更多眼球,从而牟取流量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刺破不法流量经济的美梦,需要法律利刃出鞘。一些人奉行流量至上,心中既无法律观念,也无道德底线,甚至把冲撞法律红线的行为当成流量密码、炫耀资本。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互联网造谣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应该成为悬在每个网民头上的警钟。同时,惩处造谣的力度也要再有力一些,让造谣成本再大一些。
网友评论更多
75咸阳v
举牌!举牌!保险巨头出手🚓🚔
2024-11-26 10:40:15 推荐
187****1444 回复 184****8047:年内73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八成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来自宝鸡
187****3693 回复 184****2111:中航电测百亿级军工央企“重组局”落地,“中航系”资本运作加速🚖来自汉中
157****8047: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榆林
46商洛930
均胜电子多次违规,交易所出手!🚙🚚
2024-11-28 17:40:34 推荐
永久VIP:市场人士:债市短期博弈行为减少 市场供求有望趋于均衡🚛来自安康
158****1856:上汽集团人事变动潮背后,已连续两月丢掉国内销量第一宝座🚜来自韩城
158****7318 回复 666🚝:重点领域“先行探路” 长三角探索更深层次一体化发展🚞来自华阴
76兴平zs
鲁抗医药子公司获腺苷钴胺胶囊注册证书🚟🚠
2024-11-26 20:12:59 不推荐
彬州mm: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常永春被查 上任仅14个月🚡
186****4535 回复 159****6639:437亿资金争夺20股:主力资金重点出击9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