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纯净下载
纯净官方版张晓冰团队开展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调查显示,面对网络不良信息,青少年模仿的占比为0.9%,继续关注、持续了解的占比为4.1%,转发给同学或朋友的占比为2.8%。尤其是粗俗用语方面,部分未成年人会使用网络语言的梗、粗口,甚至出现一些不文明用语,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张晓冰则认为,分级制度的落实难度较大,“比如分级的标准是什么?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是以年龄、年级为分级标准?还是以影视视频的内容、领域为分级标准?由谁来制定分级标准?不同层级的审查机制如何建构?一个影视视频,根据哪些要素来判断属于哪个层级?进入某个层级后,是固定不变,还是能够自由流动到其他层级,具体的进入和退出程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很难判断。”
最近,北京市民刘女士的孩子迷上了这样一部动画片,放学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投影仪。本以为让孩子看看动画片也挺好,直至她看到上述场景——这不就是拜金主义嘛,教孩子们只要给钱什么都可以做。她跟着看了几集,发现后面的桥段更离谱:“尿床200次,可以获得尿床大王奖状;爸爸妈妈可以被我随便打……”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影视分级系统应由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单位联合影视部门、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人士共同建立。即便国家层面的分级制度尚未出台,但当前互联网放映平台市场集中度较高,几家平台从技术上自发建立分级标准,也具有可操作性。但自发建立的制度不能替代监管,如果建立了自发的分级制度,会不会对创作者造成一些困扰,这些都需要考虑到。目前,设立分级制度的主动权仍应归于监管部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张晓冰指出,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三观仍在确立之中,辨别能力、判断能力不高,从动画片中看到暴力镜头、危险行为,可能会引发或者诱导其持续关注不良信息、模仿不安全行为。
“另外,国内影视从业者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目前影视行业内容创作者关于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理念是否科学,是否受到过相关学科以及伦理教育都是影响作品分级的因素。对于大多数影视制作者来说,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仍停留在作品本身,还没有意识或能力去兼顾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技术问题。”前述动画产业从业者建议,加强对动画人才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观影空间。
周先生对此深有同感,“动画片中一些畸形的男女关系,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暴力内容也会慢慢影响孩子行为,比如他在生活中常常会说脏话,对长辈出言不逊,我对此非常苦恼”。
张晓冰则认为,认知不清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有一些观点认为色情低俗、拜金主义等情节只是内容创作上的侧重,并不属于触法问题。她和团队成员曾经开展儿童网络软色情的调研,发现一部分人认为儿童网络软色情既不违法,也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现在短视频内容包罗万象,不同视频适用的人群不同,但现在不管什么人拿起手机就可以任意浏览内容。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对视频内容进行分级,让孩子们接触不到这些不良内容。”张女士说。
但时至今日,该制度仍未落地。在李丹林看来,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分级制的核心考量与整体传播政策和规制理念存在聚焦点上的不重合性。分级制的问题,有对于其认识的理念问题,也有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如何确立分级标准,以及如何建构分级标准被执行和适用的机制问题。
huluwu官网入口近日,山东济南的张女士来电反映称,她在辅导女儿写作业时,因双方意见不合,女儿对她竖起中指称“傻波一”。气坏了的张女士严厉批评了女儿,并从其口中得知这些脏话和侮辱人的手势是从动画短视频中学来的。她查看女儿常看的动画短视频,发现里面不乏粗俗用语、成人化和暴力镜头。
郑宁同样认为,家长有权进行举报,但是否下架还要依照法律的规定,符合相关程序,不能一有举报就下架,毕竟动画片投资方、制作方和作者的合法权益也应受到保护,对动画片的处置应当符合比例原则。
记者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搜索发现,关于“动画片成人化、低俗化、暴力”的投诉多达数千条。早在2021年4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发布《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从21部流行动画片中梳理出1465处问题,集中于粗俗用语、暴力镜头、危险行为等方面。报告显示,八成接受调查的家长支持严格把控放映尺度。
一位不愿具名的动画产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影视评级制度在一些国家是一种参考制度,而非强制规章,它更类似于行业自律,或是供消费者参考。理论上,各种级别的作品都会在市场上出现,但是评级会影响监护人的消费决策,通过消费者本人的市场行为来保护未成年人。
“孩子经常会看一些动画短视频,里面充斥着打打杀杀的词语,有的人物穿着暴露,还故意摆出奇怪的姿势或说一些粗俗的脏话,比如臭狗屎、变态、脑袋进水了、去死、全家死光光等。”北京海淀区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11岁的儿子平常喜欢用平板电脑在一些App上看动画短视频,由于担心有不良镜头,他会先在网上查一下或自己快速浏览一下,看看是否适合孩子观看。
受访专家建议,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可接受程度和需求进行分级,避免动画片尺度超出儿童可接受的范围。比如日本的动画片分为四个等级,其中G级动画表示老少皆宜,PG12动画表示未满12周岁需要成年人陪同观看,R15动画表示未满15周岁禁止观看,R18动画表示未满18周岁禁止观看。日本动画片的分级制度使得其动画产业发展迅猛,我国可以适当借鉴。
关于此类乱象频现的原因,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李丹林分析,如果未成年人的教育核心不是努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伦理素养、身心健康,而偏执于功利性的目标,以至于忽略前者,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进入传播领域,可能也难以秉持媒体伦理和应有的责任感,为传播秩序的良好营造发挥作用。
只见动画短视频里的主人公小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臭脚丫,还说自己喜欢臭脚丫。小雪抱了臭脚丫一分钟,被奖励了100万金币。这让旁边的小贝羡慕不已,有样学样地抱起了臭脚丫。女孩们拿到金币,欢呼“太棒了,抱臭脚丫竟然可以拿到这么多钱!”
为此,她建议,首先要明确分级标准;其次是建立一个分级委员会,由相关部门人员、专家、教师、家长、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等构成;第三要明确分级程序,对于每个影视视频的分级有具体的进入和退出程序。
来自山东济南的张女士和周先生有着同样的困扰。她的女儿今年10岁,因为平常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所以就由着孩子用家里的网络电视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有一次二人发生矛盾时,孩子喊她“坏妈妈”,还对她“拳打脚踢”,有时还会威胁她说“你不给我买玩具,我就……”。张女士这才重视起来,她去查看女儿经常观看的动画片发现,里面有不少暴力内容,比如“我要揍扁你”“我要消灭你”等,一些短视频中的女性角色着装也十分暴露。“一想到娃以前天天看这种无脑动画,我气得高血压都上来了。”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动画产业迎来了春天,但由于观看群体大多是未成年人,一些动画片的不良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经常模仿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说些脏话和做出不合时宜的言语举止。此前,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现象,《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曾被要求进行内容整改,引发舆论关注。
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提出我国动画产业目前没有明确的分级制度规范,动画公司为了让产品有更广泛的市场,在制作上越来越多地融入成人化的元素,导致动画市场乱象频出。
受访专家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观看不合适的节目时应当积极制止,并引导孩子观看积极向上的节目,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观看习惯。鼓励社会对包含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内容的动画片进行投诉举报。相关平台应加强监管,设置青少年模式,对青少年所能观看的内容进行合理限制,从观看渠道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调整。
“这不是害人嘛,小孩子看动画视频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意思,就直接模仿使用,养成许多坏习惯。”张女士说,相关部门应该好好治理这个问题了。
《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被下架、停播或是要求进行整改的动画片数不胜数,主要涉及暴力、血腥、剧情不适宜、成人化、低俗化等问题。对于此类现象,有受访家长和业内专家呼吁出台国产动画片内容标准,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作出严格限制。同时不妨借鉴一些国家实行“分级制”的做法,有关部门照此进行严格管理,平台照此严格执行,创作者也可分类创作,保障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看来,包含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内容,以及存在着装暴露、情节色情低俗、场面血腥恐怖等问题的动画片,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于一些明显违法的动画片,相关监管部门应该予以打击;平台也应自觉地采取措施,不让含有这些内容的动画片上架,或进行修改后再上架。
2021年3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明确广播电视节目集成播放机构应当通过设立未成年人专门时段等措施,建立完善未成年人节目评估委员会等机制,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该征求意见稿曾引发社会热议,不少人将这条规定当作即将实行影视分级制度的讯号。
huluwu官网入口聘请资深计算机专家提供软安全和技术支援,确保客户能享受到最优质的娱乐体验,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