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纯净下载
纯净官方版斯先生家人告诉我,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存着我的电话号码。感动于这样的信任,我会把这份医患之情传递下去,这份温暖或许能在黑暗中带给更多患者丝丝的光亮,陪伴他们走过“寒冬”,也让我更加坚定从医的信念。
2006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斯先生推向生死边缘,他由120救护车紧急送来我院后,经急诊医生诊断,他因车祸导致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形成,这是一种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经过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的全力手术救治,斯先生的生命奇迹般地被挽回。
看完这条消息后,作为一名曾经救治过斯先生的医生来说,我的感触颇多。一方面,也有着对斯先生逝世的惋惜,一方面也有着对医学的无奈。在面对很多疾病时,医学常常是苍白的,从学医到从医,我始终铭记着大学生涯中第一课王振义院士向我们分享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个人从医历程。或许我们无法帮助到每个患者个体,但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去解决他们及其家人的痛苦,帮助他们共同走过一段艰难的人生之路,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和鼓励。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定期的随访和药物治疗下,斯先生家人狭窄的血管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从而还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手术风险。后期每一次随访,都如心灵的对话,加深了彼此的信任。我们不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而是如同亲人一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疾病的困境。
这份感谢信无比珍贵。回想起来,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欣慰的过程,从最初的3个月时间,斯先生从昏迷到昏睡、从昏睡到清醒,从肢体无力到稍微抬起,从稍微抬起再到搀扶下地……直到身体的大部分功能恢复并能够自理……看着斯先生从救治到康复,病情得到控制并且没有并发症,家属的那一声“谢谢”,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医者的神圣感和成就感。
漫长的康复之路开启,在此期间,我总是会定期跟踪斯先生的病情恢复情况,沟通接下来的康复方案与进度。犹如一名“家庭医生”,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总是不忘对斯先生及其家属多一些安慰和鼓励,我想这一切的鼓励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快点康复。
而就在2020年10月5日,一条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斯先生因其他疾病离世,这是在我和斯先生及其家人“失联”约14年后,斯先生家人通过一个尘封已久的手机号,再次找到了我,告诉了我这个噩耗。
2007年12月,斯先生和家人用一封深情的感谢信,记录下这一份无法言喻的感激,同时随信转来的,还有一张当年救治出院时,我们团队和斯先生在病房出院当天的合影。
这段医患关系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疗与被治疗,而是升华为了更深的情感纽带。斯先生的家人视我为他们家庭的健康守护者,我会为他们解答健康疑惑,甚至成为家中其他成员的义务健康顾问。
沈刚,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卒中学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2023年第二届全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全国B组十佳医师。主要从事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治疗。
从第一眼看到斯先生到现在,整整18年过去了。这个跨越18年的医患故事,多少年来一直深深感动着我,它诠释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医者对患者无私的奉献。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一份永恒的情感纽带。
当时,我还是一名住院医师,基本上需要7*24小时随叫随到。术后时刻观察他的病情变化,防止术后出血、脑积水等情况发生。术后最初两周,是神经外科颅脑手术病人最危险、病情瞬息万变的特殊时期。作为管床医生的我,总会尽量多地抽出时间,常常去看看患者,陪他度过急性期,给予患者家属科学的照护指导及专业的心理疏导,最终,斯先生奇迹般地苏醒并存活下来。
在后续的几年间,斯先生的家人也曾向我问询自己的疾病情况,如出现了头晕不适的症状该怎么处理,我也逐渐从一名住院医生,成长为脑血管专业的副主任医师。我的答复也给斯先生的家人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及时发现家人存在的脑血管中度狭窄的问题,并给出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
华体之星登录入口19年的从医之路,记不清有多少危重患者在我的手术台上获得重生,而斯先生(化名)及其家人的求诊故事始终萦绕在我心头,久久难以忘却。
华体之星登录入口给用户提供安全,迅捷,靠谱的用户体验,为您的资金提供了重要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