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彩票是正规平台吗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父母的微短剧付费订单,金额从几百上千到过万元。这些中老年人的共同经历是,他们多是被推送到手机上的短剧广告所吸引,顺手点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
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林雯回父母家看望老人,发现母亲又点开了一个微短剧小程序。于是她帮母亲下载了免费观看微短剧的APP,并一步步教她如何使用。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她仍担心母亲可能随时会点开那些付费链接。
陈洁羽说,母亲没有什么爱好,平时也很少看电视,有时回家看到母亲在刷短视频,她也没有太在意,直到她看了母亲的微信账单,发现“翻了很久都翻不完”,而且“开销基本都用来看短视频”。
李英最近看过的一部短剧是《闪婚老伴是豪门》。剧中的女主角58岁,离婚后带着两孙,在工地上卖盒饭;男主62岁,丧偶多年,作为霸道总裁的他却伪装成月薪三千的空调修理工去相亲。男主被女主的善良真诚打动,两人决定携手共度余生。
北京市东卫(贵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奉月告诉澎湃新闻,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与服务时,享有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即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与安全权。具体到微短剧平台,应以显著的方式明示价格及收费规则。
39岁的林雯大多数时间在市里经营一家餐饮店,父母则住在离自己三小时车程外的县城里。父母没有退休金,但是有经营一家副食店,她每月给父母5000元的生活费。不过,她很少能陪伴父母。
王勇说,这部剧可能对标的是一些农村中年妇女,剧情越是离谱,观众充值越猛。“年轻人喜欢幻想,中老年人也需要一个出口。”在王勇看来,老年短剧就是要抓住这一群体的需求,尤其是那些跟子女长期分离、缺乏陪伴的孤寡老人。
微短剧存在诱导付费、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乱象。即使投诉成功了,很多短剧制作方也会换个“马甲”或者直接下架视频,导致消费者找不到相关经营主体,从而造成维权困难。
吴卫本以为60岁的父亲平时只是看看免费的网络武侠小说打发时间。他没料想到,小说里也有很多微短剧广告,父亲一不小心点到就看了,接着就被收费。
之前,林雯给母亲买了部智能手机,方便母亲有事时与自己联系。以前,母亲喜欢看电视剧,现在闲暇之余,她更多是在手机上刷短视频打发时间。林雯觉得这只是一种娱乐方式,“总比疯狂买保健品和赌博好”。但她没想到会因此陷入烦恼。
吴卫也向短剧平台申请过退费,但是没有成功,对方拒绝退费的理由是,虚拟商品不支持退换,且每笔付款用户都主动输入了支付密码。
吴卫觉得沉迷于短剧的父亲,就像掉进了“精神杀猪盘”。父亲看的有些短剧每集两分钟,剧情不复杂,比较放松,“而且每一集短剧都会在不同的剧情高潮点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而这些高潮之处也正是吸引老人的付费解锁点。
从事短剧投流工作的管浩告诉澎湃新闻,短剧充值面板通常分为不同付费档位,“有的5元就能解锁全集,有的则要五六十元,甚至更贵。”如果消费者购买了一次价格较高的短剧,则会被标签为优质用户,之后他们再刷到的短剧都是价格较高的剧集。
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一些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锁定老年人推送离奇、浮夸“微短剧”,然后再以极低价格诱导其继续观看并默认开通免密支付,随后按集扣费并自动播放下一集等现象,导致不少中老年消费者权益受损。
林雯为了摸清付费“套路”,曾试着为一部微短剧充了49元,后来发现看了几集就提示再充值,而且不仔细看,根本不知道看一集被扣多少钱。
陈洁羽曾试图制止母亲频繁看微短剧。但母亲并不乐意,并反问她,“我花钱看看剧怎么了?”母亲每月有几千元的退休金,觉得能够承受这点消费,还提到小区里老人都在看这种剧,也有比她花费更多的。
于是林雯找投流平台客服投诉,但得到的回复是,让她去找生产微短剧的商家。但是很多短剧小程序已经下架,她又陷入投诉无门的境地。微短剧费用是通过短视频平台绑定的银行卡直接扣划的,大多默认“小额免密”支付。
对此,奉月告诉澎湃新闻,在权利受到侵犯时,消费者可以选择向平台方投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护权益。如经营者存在虚假宣传等行为,消费者还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什么是微短剧?根据2022年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内容为微短剧。之后广电总局又在“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更新微短剧单集备案时长在20分钟以内。
据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其中,45—64岁的用户付费表现高于整体水平。
距离申请退款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林雯最终没有拿回一分钱。无奈之下,她只能让母亲暂时别看微短剧,也赶紧帮母亲关闭平台上的免密支付。
澎湃新闻发现,众多短剧小程序在付款页面穿插福利充值广告,但没有清晰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或会员协议等,有的在付费时迅速跳转,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成为会员或者自动续费。
陈洁羽研究过短剧的 “招数”。先让人免费看几集,“等你上头后,想看后面的剧集,就要不断解锁付费。”有次,她跟着母亲看了几集微短剧,“剧情很无脑,内容设定上聚集暴富、复仇、失忆、逆袭等狗血桥段,但却符合我妈的口味。”
“调查报告中所指出的微短剧消费陷阱的各种情形,均是微短剧制作方或平台方等经营者对消费者合法权利的侵害。”奉月告诉澎湃新闻。
今年5月,针对微短剧收费存在费用高、不透明、诱导付费、维权困难等问题,广电总局有关部门启动专项治理。6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实施生效,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主体责任,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
“好多这种微短剧都是钻老人空子。”林雯说,有些微短剧小程序通过平台点进去后,明明观看过,却没有显示消费记录。加之被扣的金额分散,又分散在不同的微短剧小程序中,“如果一个一个地申请和投诉,需要很长时间。”
最近,林雯的母亲看的一部短剧叫《千金归来我的爸妈都是豪门》,一共80集,讲的是豪门集团独生女被重男轻女的奶奶丢弃,后来失忆的她被渔村老人收养,又机缘巧合去豪门集团上班,其中发生了一系列阴差阳错的误会,最终女主恢复记忆,和家人团聚。
今年8月,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发布的《微短剧领域问题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有过付费经历的消费者中有九成(90.86%)的消费者在观看付费微短剧时遇到过问题,包括自动续费、会员权益不清晰、不明码标价、过度植入广告以及虚假宣传等问题。
通常,小程序类短剧会在各大社交平台不断投流以吸引用户观看,先以免费为诱饵,再在第6集、10集、20集等设置不同的收费节点,让用户付费才能解锁观看。而充值付费按不同价格单次解锁内容,或者购买年卡。
针对微短剧收费存在费用高、不透明、诱导付费、维权困难等问题,今年5月,广电总局有关部门启动专项治理。6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实施生效,这意味着“野蛮生长”的微短剧行业,迈入“强监管”的新阶段。
他无法把“硬汉”父亲和“玛丽苏”剧情结合起来。比如父亲最近观看的微短剧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逆袭剧”,讲述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村男孩,从保安一路打拼成为集团总裁的故事。父亲解释说,因为看了开头,就很好奇剧情发展,而且节奏快,于是按照提示付了费。
被扣掉的钱越来越多,父亲才主动去问吴卫是什么情况。在吴卫的描述中,父亲平时连几块钱的停车费“都会心疼”,却在短剧上“一掷千金”。
另外,调查发现,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无法简单明确获悉充值可解锁的集数,容易陷入反复充值、多次充值的套路。有些微短剧未告知虚拟币“钻石”与现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消费者无法获悉所需支付价格。同时,消费者在对微短剧进行充值后,退款操作很难成功。
如果不看父亲的手机,吴卫也不会知道父亲已经成为众多微短剧小程序的会员,它们的年费在198元到289元不等。父亲已经累积消费上万元。
短剧主编王勇的日常工作是接收中老年剧本,要求主角是中老年人,内容涉及闪婚、亲情、爽文、打脸等,“需要有套路、有打动人的点。”王勇说,不管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渴望从现实中抽离。很多时候,老年人的需求反而是被忽略的,这意味着市场巨大。
李英和剧中的女主年龄、婚姻状况、抚养第三代的经历相同。不同的是,现实中,她没有再婚,而是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儿子的家庭。 她很清楚,她不可能有女主这样的经历,但看剧时却有种虚幻的满足感。此前她还看过一部40岁清洁工和公司总裁一夜情后怀孕、收获真爱的故事。
根据奉月的经验,对于微短剧领域中老年人权益受损问题,目前还未有针对性的保障条例,但在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往往会综合考虑中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辨别能力、法律意识有限等特点,综合评判维权方的过错程度与应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