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欺诈发行“毒瘤”,打疼“关键少数”是关键之举。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身居关键之位,本应作出遵纪守法的示范,但不乏有人利用身份职位优势弄虚作假,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家“提款机”,是欺诈发行的幕后主谋。监管部门还需紧盯这些关键人物,通过打准、打疼,倒逼其守规矩、知敬畏,引领上市公司在合规轨道上安全行驶,借助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一个规范有序的资本市场,离不开真实的信息环境、优质的投资标的、公平的交易机会。如果让欺诈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市场很可能会演变成诈骗犯的圈钱地,其健康稳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而,铲除欺诈发行这颗“毒瘤”,从源头上保护好投资者利益,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应是当务之急。
铲除欺诈发行“毒瘤”,管住“看门人”是应有之策。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中介机构能否把好关,直接关系市场高质量发展前景,尤其是全面注册制下,更加强调中介机构的归位尽责。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全面排查涉案相关机构,对涉嫌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加大惩戒力度,包括可以考虑将其列入禁入黑名单等。当“看门人”不“看门”时,付出的代价应是难以承受之重。
华体育官方网站隐瞒成本、虚增收入、捏造业绩……把原本不具备公开发行条件的投资标的,包装成盈利能力强、估值高的优质投资对象,以债券或股票形式入市融资,这种从源头上就开始造假的行为,主观恶意强、破坏性大,严重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扰乱了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有鉴于此,近年来,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不断提高欺诈发行的违法成本。例如,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欺诈发行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高压之下,欺诈发行有所收敛,但仍难以根绝、时有出现,这背后既有部分人为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也有立体化追责体系有待完善等原因。
铲除欺诈发行“毒瘤”,完善立体化追责是长远之道。欺诈发行往往手段复杂隐蔽,涉案主体类型众多,打击相关乱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还需各方形成合力。未来应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合防范打击欺诈发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强化“行民刑”的全方位围追堵截。一旦欺诈造假,即可能遭遇倾家荡产、牢底坐穿的严惩重罚,让企业不敢欺诈、不愿欺诈,彻底铲除欺诈滋生的土壤。
网友评论更多
45景德镇r
A 股半年收官,指数表现分化,沪指半年跌 0.25%,如何看待上半年股市的整体表现?下半年能否翻身?🎌🎍
2024-11-03 17:20:53 推荐
187****2883 回复 184****1829:东北的大学是怎样的,有哪些学校值得推荐?🎎来自鹰潭
187****5830 回复 184****8724:百邦科技股价震荡,投资者疑遭「荐股杀猪盘」, 律师称「或构成诈骗罪」,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来自新余
157****8995: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萍乡
45赣州618
普通人靠什么出头?🎒🎓
2024-11-04 18:28:52 推荐
永久VIP:《火凤燎原》中的五虎将关张赵马黄的武力值会是怎样的排序?🎖来自上饶
158****7334:夏天到了,有啥好的防晒衣推荐吗?🎗来自抚州
158****8687 回复 666🎙:为什么会有延长石油这家公司?🎚来自宜春
78吉安gc
2024 欧洲杯有让你失望的地方吗?🎛🎞
2024-11-05 16:58:04 不推荐
瑞昌ed:第一次特别想要猫,什么品种最好?🎟
186****5830 回复 159****8431:关于全面深改习近平用过这些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