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从事田野考古和水下考古30多年,他认为,“南海Ⅰ号”就像一个文化上的“鲸落”,古人用一种悲壮的方式把各种信息、各种文化打包,放在海底,供当代人考古发现与探索。它支撑了水下考古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并影响了航海学、导航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
魏峻表示,“南海Ⅰ号”沉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为研究中国造船史、航海史、海洋技术史提供了全新资料。此外,“南海Ⅰ号”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迁移式保护案例,为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魏峻指出,该考古项目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其与“南海Ⅰ号”考古项目整体打捞、异地保护、迁移式保护理念是一样的,是迁移式保护的新案例和新发展。
官网入口网页版中新网广州4月28日电 (孙秋霞 刘帅 黄智)在楠枫书院近日举办的“岭南文化新讲第24讲”上,复旦大学二级研究员魏峻分享了“南海Ⅰ号”从发现到打捞考古全过程,“南海Ⅰ号”考古项目领队之一崔勇等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谈。魏峻认为,“南海Ⅰ号”这种迁移式保护,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南海Ⅰ号”遗址发现的南宋古沉船,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距今有800多年历史。2007年,“南海Ⅰ号”入驻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上的“水晶宫”,中国水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李庆新认为,“南海Ⅰ号”是海洋文化遗产、海洋丝绸之路遗产中的一个里程碑,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留下一笔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对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完)
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研究员王芳表示,如果从经济史、科技史、文化史等角度考量“南海Ⅰ号”与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可以看出中西文明互鉴已深深地影响了彼此的经济发展、导航技术、造船技术和生活方式等。
2022年11月21日零时40分,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出水,几天之后,这艘沉睡150多年的古船被整体迁移至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安家”。
网友评论更多
90葫芦岛j
伪造身份成为菲律宾市长的华人女生,和她的黑产帝国兴亡史🍎🍏
2024-12-07 08:56:06 推荐
187****6079 回复 184****2137:倡议十年,高校反性骚扰机制依旧难产🍐来自新民
187****2313 回复 184****2026:东方甄选宣布主播董宇辉离职,董宇辉俞敏洪先后发长文回应🍑来自瓦房店
157****8612: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庄河
36海城969
人大导师被举报试图潜规则学生背后:警惕学阀垄断公共学术资源丨快评🍔🍕
2024-12-06 18:58:13 推荐
永久VIP:禁止县域考生报读市级高中,能阻止“县中塌陷”吗?🍖来自东港
158****9108:马拉松协会会长晨跑后运动猝死,这个器官比膝盖更受伤丨硬核唠科🍗来自凤城
158****2063 回复 666🍘:广东阳春爷孙三人被邻居开车冲撞后致2死,家属:此前就有过行凶倾向🍙来自凌海
61北镇hh
江西万年县常务副县长16岁参加工作?本人回应🍚🍛
2024-12-06 22:16:16 不推荐
盖州ee:男子自称有数套豪华别墅,开豪车却没钱加油!多名女性转账后被拉黑🍜
186****4941 回复 159****4514:北京将推一卡通国际卡,外籍乘客可刷卡乘坐北京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