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悬崖村’变成了‘旅游村’,通过发展蜡染苗绣、小黄姜种植、黄粑加工等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今年已接待游客8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肖阳群介绍。
此外,各地依托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设立了9100多个非遗工坊,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欢迎大家到直播间,我穿的这件衣服是传统苗族服饰,手工刺绣让它看起来立体感强……”杨文丽是苗绣技艺市级传承人,也是村里苗绣蜡染非遗工坊的负责人,通过开辟线上直播销售等渠道,让更多人喜欢上了苗绣。“我们做得最好的一场直播,销售额近9万元。工坊今年的销售额目前已经超过230万元,比去年全年都多!”杨文丽兴奋地告诉记者。
从第一次接触刺绣机到买机器创业;从铆足劲自己做绣品到组建团队、招聘设计师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从绣片、成衣到小香包、围巾、太阳帽、装饰画、鼠标垫等文创产品……几年来,杨文丽不断扩大苗绣工坊的规模,传承创新苗绣技艺,蹚出了一条苗绣产业发展的特色路,也带领绣娘们绣出了更加美好的日子。
威斯尼斯人615cc国际官网版描稿、点蜡、染色、去蜡、刺绣……纯手工制作一套复杂的苗族女性成衣,需要耗时半年。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出寓意幸福吉祥的各式纹样,凤凰纹、蝴蝶纹、花鸟纹等,凝结传承着苗族文化。2006年,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夏天,杨文丽还做成了一笔跨国订单。“当时几个外国客人来到化屋村,走进苗绣车间看到苗绣很感兴趣,留下了联系方式,后来我们为他们定制了产品。”从“出山”到“出海”,杨文丽感慨,“苗绣是深山里的大宝贝。我希望有一天,我的产品能走上更大的国际舞台,让更多人喜欢苗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有了多样化的展示平台。时尚的非遗服饰、线上的非遗表演、地道的非遗体验活动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提供更具文化味的新鲜体验。“非遗热”持续升温,非遗技艺绽放夺目光彩、焕发新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系列制度保障令非遗传承活力显著增强: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名;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总覆盖人数超10万人次……
网友评论更多
81金昌f
财政部的发布会,到底说了些什么?🎥🎦
2024-11-19 18:56:37 推荐
187****3462 回复 184****4720:泽连斯基:俄罗斯准备部署朝鲜军人🎧来自白银
187****8490 回复 184****1376:一个人的羌塘🎨来自天水
157****3249: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酒泉
45张掖889
喀喇昆仑深处的壮美🎫🎬
2024-11-18 07:24:12 推荐
永久VIP:西藏为什么如此迷人?🎭来自武威
158****2857:贡嘎的辉煌🎮来自庆阳
158****7091 回复 666🎯:只为与你相遇🎰来自平凉
50定西mz
获得二级分组的键集合,也就是性别集合🎱🎲
2024-11-20 03:58:06 不推荐
陇南le:写给雪花姐姐的一封信🎳
186****7812 回复 159****9583:8个亚马逊运营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