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中财办将继续探索、调研,深入总结特色小镇发展的情况以及取得的业绩,并积极推广。希望各地进一步发扬这种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国顺利渡过中等收入陷阱,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的十年中,也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如产业升级遭遇瓶颈、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以人为核心的理念体现不足等。
“创建中的特色小镇,既是一个个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又是一个个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既处处展现江南水清地绿的秀美风光,又告别了传统工业区‘文化沙漠’现象,彰显了人文气质;既集聚了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又能让这些要素充分协调,在适宜居住的空间里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创新动能。”2016年1月,李强在浙江省委机关刊物《今日浙江》上发表的题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署名文章中写道,“特色小镇顺应了发展规律、适应了发展趋势,使得浙江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再次喷涌而出。”
“小镇发展已进入转段迭代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我们从增量思维转向存量思维,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从‘重创建’转向‘重运营’。”据“潮新闻”去年7月报道,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据上述报道,通过建立健全小镇作为创新策源地、其他地区承接孵化溢出的有效机制,今后浙江将推广“研发+制造”“金融+实体”“数字+传统”“发达地区小镇+山区县小镇”等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小镇飞地、小镇联盟。同时,着力打造10个左右具有全国影响力、可与世界一流小镇(如瑞士达沃斯小镇、美国格林威治小镇等)媲美的精品小镇。
可以说,正是因为基于省情、尊重规律、立足产业,杜绝运动式地凭空规划和打造“政绩小镇”,浙江的特色小镇才慢慢地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成为承载传统产业转型和培育新兴产业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崭新平台。
当年2月,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推介了浙江的特色小镇。随后,广东、江苏、河北、贵州、福建等地政府相继出台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同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这标志着特色小镇正式在全国推广。紧接着,住建部公布了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决策,自2014年起,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浙江省政府力推的工作之一。当年10月,时任浙江省长李强在参观全国首个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时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
德铁db官网艺创小镇是浙江唯一一家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由西湖区联手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创建,目前正在打造浙江省“文创第一镇”“设计第一镇”和“数字艺术第一镇”。
今年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第十年,从发轫浙江到红遍全国,再到迭代升级,如今的特色小镇已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多地特色产业的集聚地、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和活力竞发的众创空间。
在考察了杭州余杭区梦想小镇、上城区山南基金小镇等几个特色小镇后,刘鹤指出,对特色小镇印象最深的,是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为企业创业提供条件,大胆“放水养鱼”,让企业家才能充分发挥,这对我国经济结构升级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16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被称为特色小镇建设“路线图”的《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份长达4000余字的《意见》表示,要把加快建设美丽特色小(城)镇作为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借鉴浙江等地采取创建机制培育特色小镇的经验,努力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聚、传统产业升级、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美丽特色小(城)镇。
对此,该省提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同时,发展和引进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与根植性的“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研究型高校、研发机构与特色小镇开展紧密协作,建立“院所—平台—企业”联动机制等。
根据《指导意见》,浙江目标到2025年,全省命名小镇总数达到100个左右,基本形成以小空间落实大战略、承载大项目、孕育大科技、试点大改革的特色小镇梯队;特色小镇总产出突破2.5万亿元,税收收入突破1500亿元,完成有效投资(不含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1500亿元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上市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年成功孵化企业3000家以上;命名小镇特色产业产出占比和创建小镇特色产业投资占比均达到70%以上。
针对这些问题,2023年伊始,浙江出台新的特色小镇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以做强做精做深特色产业为核心,引导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推动特色小镇全面升级——突出创新生态构建和实体经济竞争力提升,推动特色小镇产业升级;突出以人为核心和对外辐射带动,推动特色小镇功能升级;突出绿色生态和文化识别,推动特色小镇形态升级;突出数字变革和先行先试,推动特色小镇体制机制升级。
2015年,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进入“快车道”。当年初,“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被列入浙江《政府工作报告》的“2015年重点工作”。同年3月底,浙江特色小镇“头牌”——杭州余杭区“梦想小镇”启用。5月,浙江发布《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1个月后,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
刘鹤认为,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符合经济规律,注重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比较优势和供给能力,这是浙江“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精神的又一次体现。
在浙江的设计中,特色小镇建设是该省利用自身的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突破空间资源瓶颈、有效供给不足、高端要素聚合度不够和城乡二元结构,解开经济结构转化和增长动力转换难题的战略选择,符合生产力布局优化规律,符合产业结构演化规律,符合创业生态进化规律,符合人的城市化规律。
有别于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2014年发源于浙江的“特色小镇”是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截至去年底,浙江已先后命名了七批共90个省级特色小镇。
在小镇的考核上,浙江也加大了奖优汰劣的力度,对考核优秀的,按规定予以奖励;对命名小镇考核连续两年警告的,予以摘牌;对创建小镇考核位列后10%的,予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