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上海交大于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面向国家发展关键行业及领域,着力培养系统掌握技术转移学科理论和科创企业融资知识,具备技术战略规划能力、前沿技术商业化能力、科技与金融融汇能力和特定行业研究分析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透过这些精品,我们还看到,汽笛轰鸣,中欧班列跨越山海、联通东西;锦官城下,西子湖畔,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相继举行,架起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桥梁。
今年3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终选结果揭晓,经过初选、专家审核评议、网络展播投票、终选以及结果公示,550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
我们看到,几千公里之外的沙特阿拉伯,清华大学的师生们用镜头记录下了当地民众的106张笑脸:年龄相仿的青年学生、不太了解中国但乐于倾听的沙特青年、在沙特生活多年的中国面孔……一张张笑脸中流露的,是与多元文化相知相会的深切渴望,是超越差异隔阂的命运与共。
这些网络精品如同一座座桥梁,带我们跨越地域与文化的鸿沟,感受不同文明碰撞迸发出的火花,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九游会官网登录入口中新网7月1日电 6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技术转移硕士(MTT)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这些毕业生是全国首批国家急需的拥有技术转移专业学位的专门人才。
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招生350余名,平均年龄36岁,平均工作年限13年,75%以上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背景,大都长期从事技术研发、金融服务、孵化支持等科技创新相关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表示,作为国内首个开设技术转移硕士学位点的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在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探索了高等教育的新模式。他强调,首届毕业生的顺利毕业,是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培养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全球科创领袖”使命的初步实现,希望毕业生们将所学知识与科创实践紧密结合,持续探索创新边界,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科创事业的发展贡献交大力量。(完)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谢艺观)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西方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国际形象,离不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这些正能量网络精品也指引着我们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完)
我们看到,一群分别来自柬埔寨、古巴、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年轻人,在四川青城山脚下练武术、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展览、在游船上哼起老歌《朋友》。这座Z世代青年之桥,正通过多元化的交流互动,在一个短视频、一次转发点赞、一场实地体验中,一点一滴完成它的搭设与浇筑。
我们看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在迪拜举行时,一场火热的中阿青少年足球赛在迪拜足球学院绿茵场上演,作为重要配套活动的气候行动漫画展也在此举办。体育和绘画作为全球通行的语言,在此时,跨越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帮助不同国家的人心灵相通。
现场,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栾宗涛指出,首届技术转移硕士生的顺利毕业,不仅是我国高层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一件大事,也是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