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旧版⚏
welcome旧版中新网合肥4月12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智能所陈池来研究员团队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新突破——将水下质谱对水中甲烷的检测灵敏度提升500多倍,有望实现海洋及湖泊甲烷背景监测及分布感知。
甲烷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每年从海洋、湖泊等水生态系统中排放的甲烷占全球总量的约53%,因此,有效监测海洋甲烷向大气的排放通量至关重要。此外,甲烷还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这种新型清洁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能源之一。因此,海洋甲烷监测对于海洋环境感知、甲烷异常区域发现、海洋能源勘探、海洋科学研究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在前期深海质谱研究基础上,研究人员将水体溶解甲烷检测灵敏度提升500多倍,达到海洋及湖泊本底溶解甲烷检测水平,实现了从溶解甲烷异常事件监测到背景甲烷长期监测的跨越。
陈池来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深海质谱、MEMS技术及MEMS质谱等智能微系统技术研究。2023年,团队研制出深海质谱仪(名为智微号深海水下质谱,ims-UMS),并在某海域成功完成多次海试,获得了海洋廓线重要溶解气信息。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团队针对样本水气高、检测仪器空间有限等问题,研制出小体积、低功耗的在线除水系统,同时优化进样气路设计,成功将其集成安装于智微号深海质谱仪中。这一改进在维持目标检测气体高渗透通量的同时,将质谱仪的真空度提升超过2个数量级,对甲烷的检测限从高于16纳摩/升降低至0.03纳摩/升,提升了超过500倍,达到深海及湖泊等水域甲烷本底信号检测的水平,有望实现海洋溶解甲烷的无差别监测。
由于海洋中的甲烷浓度低、变化大等特点,当前对海洋溶解甲烷的检测数据仍然很少,对海洋甲烷通量的估计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深海质谱仪是实现海洋溶解气快速检测的重要海洋装备,因其检测灵敏度有限,也只能对特定区域或异常事件进行检测。
据了解,研究团队下一步将基于该技术开展大空间、宽时间范围内本底甲烷的原位检测研究,以及H2、He等有指向性的极低浓度气体原位检测研究。该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实现甲烷通量计算、全球气候研究、羽流寻迹、冷泉发现等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完)
⚐(撰稿:贵阳)电装向SDx发起挑战:连接汽车与社会,迈向...
01-12优雅风尚⚜
成都新津:希望森兰数字化智能工厂用技术填...
01-12阳蓝旺⚝
01-14家居创意设计⚞
热!热!热!请查收您的专属工业降温防暑指...
01-13家具之美⚟
格创东智良率管理系统获评湖北省、武汉市首...
01-14耀铁⚠
降本增效: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测量的得力助手
01-14银同⚡
「实例」说话丨与施耐德携手共建智能基地新...
01-14鞋尚之风⚢
邀请函 | 鸣志邀您共赴2024印度国际仓储物...
01-14产业风尚v
Gutab MC10全坚固工业平板终端测评:强悍伙...
01-14日胜k
“智”聚南通 | 鸣志亮相中国工控网第八届...
01-14康贝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