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网页版登录

 

爱游戏网页版登录

♡爱游戏网页版登录♢     

“很简单的道理,高考后差不多的录取分数线,一所高校可以有转专业的自由,另一所没有,你会选哪一个高校?”储朝晖说,原本学生和高校之间就是双向选择的关系,放宽转专业的自由度,也会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一个本科4年,加上研究生就是7年,7年足够一个行业经历兴衰了,所以不要盲目相信社会推崇的所谓热门行业。我想奉劝孩子们和家长,谨慎追求热门,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学会扬长避短。对个体来说,最热门的就是自己最擅长的,切忌以短搏长。”陈志文说。

“这样的政策有利于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性和多样化,是向教育改革迈出的一大步”“值得推广”,在相关政策的报道下,不少网友表示了认同。但也有网友提出疑问,专业是否想转就能转?会不会“转出无门槛,转入高门槛”?冷门专业要更冷门了?

转专业政策对于高校学生和正准备填报相关高校的学子而言,或是利好消息,但其中有些问题也需关注,由此衍生的问题也需要高校提前一步思考。

熊丙奇认为,放宽转专业自由,这实质也对大学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必须做好学生的生涯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专业,以及认识自己。给学生提供自由转专业机会,可以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前提是他们了解自己、了解大学专业,不再盲目追逐热门。”熊丙奇表示,其次,大学要增强专业建设,破除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二元论,建设真正的特色专业,淘汰没有特色的专业,提升专业学科的质量。

6月11日,复旦大学在2024年招生培养政策发布会上介绍,复旦学子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特别是从2022年起,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间转专业通道已双向打通。复旦大学介绍,除个别专业外,所有学生都有两次转专业机会,多年来复旦转专业的接收计划数大于申请学生总数,以2023年为例,转专业申请的成功率接近70%。

据同济大学官方微信介绍,学生进校立即拥有1次机会,34个项目任选;大一有2次机会,包括类内专业确认1次,跨类专业确认1次;大二、大三分别有2次机会,每学期都可申请转专业。同济大学进一步介绍,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学生享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

在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看来,高校转专业“零门槛”等做法,目前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我们也可以联想到,这是学校争取优秀生源的一种手段,希望把好苗子都先招进来。”

当前,有人给考生填报志愿支招,“先不必太在意专业,进大学后再换专业”,熊丙奇认为,这种想法要不得。他强调,“零门槛”转专业并非学生想转就一定能转成功,“通常,转入有名额限制,且要进行相应的转专业考试,转专业的成功率并不高,不是百分百就能实现的。”

在陈志文看来,学生现在选择专业有可能会陷入两个误区。第一,不是学什么专业就做什么行业,除了和行业关联较强的师范生和医学生,其他专业学什么不干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第二,没有永远蒸蒸日上的行业,都是兴衰交替。

澎湃新闻记者同步查询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看到,在一篇转专业Q&A中,华东师大指出,“鼓励院系提供更多的转入计划数,要求院系提供的各专业转入招生计划人数不低于该专业一年级现有学生人数的15%。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对各专业允许转出的名额、条件不作限制、不设立门槛。”后文进一步介绍,学生可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的春季学期提出转专业申请,学校在每年的四月启动统一转专业工作,申请不受成绩限制。

沪上高校推出或强调转专业相关政策的背后,有哪些深意?对于正准备填报志愿以及高校在读的学子,会受到政策影响吗?又有哪些启示和注意事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相关专家。

“就像现在市场需要高技能人才,但很多高校还是只会培养只有书本知识的学生。”储朝晖对澎湃新闻记者说,通过放宽学生转专业的自由,也能帮助高校更好地实现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衔接,从而离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更近一步。

6月5日,在2024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正式介绍了今年推出的更灵活的转专业新政。上海交大称,自2024年起,学校全面放开转专业,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考量,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校本部和医学院也可以互转。上海交大招生办主任武超介绍,学生每次可选择两个志愿,转出不限制学积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

陈志文则关注到,对于像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这一类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高校,比如核物理专业,还要不要留人、怎么留住人的问题。他指出,如果大家一窝蜂地转去别的热门专业,相关学校要思考,怎么“保”这些承担战略任务的专业。

而从学校乃至国家对于教育的宏观角度看,“冷热门专业是否会温差加剧”也是该政策受到网友质疑的点。对此,储朝晖表示,本身学生选择专业就是基于自己的天性、就业选择以及专业评价,通过这样的选择体系,可以缩小如今社会用人和学习之间的鸿沟。

“多所高校放宽转专业自由,其实是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大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直言,中国多年来高校的制度对于学生的尊重度不够,因此想要建设高质量的大学,必须尊重学生的天性,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

最后,熊丙奇指出,大学要建立起学分制的贯通,包括通识教育、基础学科的学分互认,学生也要在转专业之前做好自己的学分规划,谨慎地进行转专业的选择。

此外,陈志文认为,高校学子对于一些热门专业的非理性转入,也有可能发生。比如大家有可能会一窝蜂地转到人工智能、计算机。“但要注意,这种转入和热度是非理智的,学生不一定真的适合,而只是受一些网络声音等的影响。”

陈志文则谈到,现在上海交大等高校公开提出,挂科也可以转专业,这个做法是希望让学生扬长避短,突破了以前的优秀学生才能选择的瓶颈,做到了因材施教,“挂科恰恰是可以转的,理工转文就是这其中很典型的案例。可能有些孩子高考数学、物理考得高,误以为自己能学一些理工科,进大学后发现是灾难,这个政策就给了他们机会。”

武超分享说,他们发现,转专业的现象并非单向地从所谓冷门向热门专业流动,也有很多学生从热门专业走向所谓的冷门专业。此外,2024年上海交大成功转专业的学生数,比2023年整体提高大约150%。

“如今很多高校放开了转专业自由,其实就是给学生机会了解大学、了解专业并且了解自己。”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过去的调研显示,大学本科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足30%,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对于自己的认知不清以及对于专业的不了解,学生进入大学后兴趣也会发生转移,因此大学应该给到学生自我探索的机会。

爱游戏网页版登录上周,上海交大发布新政称,自2024年起,学校全面放开转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可“零门槛”多次申请转专业,校本部和医学院也可互转。紧接着,复旦大学也于本周强调,学生拥有两次转专业机会,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间转专业通道已双向打通。同济大学今天(6月12日)发布招生亮点,首句即为“‘零门槛’,设置七次转专业机会”。

♣(撰稿:常州)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54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7328回复 2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邦木♤LV9六年级
      2楼
      FBI局长将在特朗普上任前辞职♥
      12-27   来自无锡
      6回复
    • 辽沈地区举行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活动♧
      12-27   来自苏州
      2回复
    • 魅力之足迹♨LV8幼儿园
      4楼
      我国超级工程再加1♩
      12-26   来自常熟
      2回复
    • 龙天裕LV9大学三年级
      5楼
      你过得好不好,看你说话的样子就知道了(一般错不了)♪
      12-27   来自张家港
      8回复
    • 庆日♫♬LV6大学三年级
      6楼
      亲密关系中,我为何总是需要寻求过度关注♭
      12-27   来自太仓
      6回复
    • 超磊腾LV8大学四年级
      7楼
      告别是一门功课,而我们总是不及格♮
      12-26   来自昆山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暴力的神经科学#

      中来

      9
    • #亲密关系提升秘诀:阿德勒的4个黄金法则#

      优雅

      2
    • #逆商测试(职场版)#

      全万润

      4
    • #测你向往怎样的幸福生活?

      学子风尚

      3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爱游戏网页版登录

    Sitemap